第38章(1 / 2)

“數年不見,劉先生風采依舊。”張無忌救出六大門派後,就一直想著早日驅逐韃子,好給恢複漢室正統。

軍師劉伯溫,做為穿越的周鬱芳又怎麼會不知呢,隻是她沒想到張無忌也會認識劉伯溫,當她聽到劉伯溫時還是吃驚了一下。

張無忌會認識劉伯溫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巧合,幾年前張無忌勉強算是小有所成,被虛彥之打發下山去體驗江湖。路今浙□□田一帶,剛好見到幾個元人正為難百姓,張無忌自然是出手,他解決了那幾個元人後,又深怕元人會事後報複,就留了下來。

沒想到這幾人中有一個就是劉伯溫,劉伯溫見張無忌風度翩翩,心中大為好感,自是邀請張無忌去他那兒去客。劉伯溫是個謀略家、政治家、詩人,他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巧了,張無忌在逍遙修習數年,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詩詞歌賦、書畫琴棋、八卦算數、醫卜星象、陰陽五行、奇門遁甲、皆在胸中,二人一見如故,引為人生知己。

張無忌曾多歎讚歎,邀請劉伯溫出山,但一一都被劉伯溫拒絕。最後張無忌無法與劉伯溫打了個賭,言道若是明教能不再四分五裂,能和六大門派把手聯歡,那他就出山。

張無忌一直謹記當日的賭約,這和他把事情解決了,自然在第一時間來找劉伯溫。

他事先還打聽了下劉伯溫的情況,在聽說劉伯溫每日讀史,且每每讀到漢高祖與張良相遇一段便閉口不言時,自是知道,千裏馬在等著有緣人。

劉伯溫雖然一直在閑在家裏,但也不是兩耳不聽窗外事,當他得知張無忌成了明教教主之後,他就遇料到今日了,“的確是數年不見了,不過公子風彩卻猶勝當年,公子請坐。”

張無忌指著他身後的幾人道:“這是楊左使、他是範右使……”

眾人見張無忌對劉伯溫那樣客氣,客氣中又帶有尊重,當下也不托大,“見過劉先生!”

一個有心一個有意,雙方自是聊得十分投入、漸入佳鏡,劉伯溫道:“公子今日來可是為當日之賭約。”

張無忌點點頭,又從身上取出一本書遞給劉伯溫,道:“確如此,不過在此之前,先生可先一觀此書。”

“武穆遺書!”劉伯溫有些不敢相信的看向張無忌,“這可是當年嶽武穆嶽王爺所寫的兵書!”激動啊,不激動不行。

張無忌伸手坐了一個邀請,“先生請!”武穆遺書它是周芷若默寫出來的,她也想早日結束這亂事,自然是想要它發揮它的作用。

張無忌一直等劉伯溫看完,這才站起身對著劉伯溫深深的鞠了一躬,“還請先生為了天下百姓,隨我出山,早日將韃子趕出中原,還天下一個太平。”

劉伯溫道:“若天下太平你待如何。”

張無忌想也不想的道:“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劉伯溫當即跪了下來,“教主知遇之恩,我劉基自當湧泉相報!”

張無忌大喜:“快快請起!”

周鬱芳心知古代的讀書人恐怕看不起女人摻和這種大事,她和芷若都是江湖人,便識趣地守在門外,為他們把風,眼見著裏麵之人談得差不多,便拉著周芷若去尋美酒,讓周芷若端進去。

周芷若笑吟吟的給諸位遞上一杯美酒,“恭喜先生,恭喜師兄!芷若知道先生對家鄉的不舍,還請先生在離去前再飲上一杯,待日後抗元大業得成,再一醉方休。”

“好,幹!”幾人一同喝了手中的酒,又是用力把酒杯往地上一砸,表明抗元的決心。

周鬱芳在門外好無語,她就不明白了為什麼古人動不動就喜歡砸東西,這都是古董啊,白花花的人民幣。

張無忌帶著新收服的軍師劉伯溫及楊逍、範遙等人一同來到朱元璋所在的大營。自張無忌做了明教的教主,還從未正式去過各路的義軍那兒。做為各路義軍朱元璋所帥領的這一支無疑是最強的一支,而且眼下也是到了抗元的關鍵時分,他做為明教的教主又怎能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