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個洪仁堂,典當酒樓布莊鐵鋪什麼生意都做,是全天下最大的商號。
洪仁堂至今已傳五代掌櫃,當下的大掌櫃人人呼其為烏爺。
這事得從第五代二掌櫃周六郎突然過世說起。
這周六郎原本叫周老六,徽城人士。其父以前當過洪仁堂徽城分號的庫房總管,家境尚可,自幼也算聰慧,先於徽縣上的私塾,後去宣都繼續求學。一路從秀才,舉人,到高中進士,十裏八鄉的老人都很看好他。其中有一個叫海爺的同鄉年長他十幾歲,在魏爺擔任第三代大掌櫃時便已入了這洪仁堂,卻一直被派到偏遠的分號去做櫃頭,後來熬出了頭,成為了第四代大掌櫃,其中曲折先按下不表。
海爺當初在偏遠地區做櫃頭時,便有意讓這周老六跟著自己做學徒,想著自己將來年老退位時,可以有人繼承衣缽,不至於讓徽城一族斷了人脈。
當時的洪仁堂大掌櫃是河源出身的魏爺,這河源是除了宣都外最繁華的地界,無論是商鋪,醫館,學府都是最好的。
後來海爺成為了第四代大掌櫃,而這洪仁堂裏,可以有大掌櫃二掌櫃三掌櫃甚至七掌櫃,而真正有話語權的,隻有大掌櫃與二掌櫃。大掌櫃負責權,二掌櫃負責錢,從三掌櫃往後算起都要矮上半截,朝奉次之。
海爺當大掌櫃時,二掌櫃名叫殷爺,這殷爺曾是臨城的總賬房,而第五代大掌櫃烏爺的父親曾在臨城做過櫃頭,所以殷爺在老烏爺手下做過夥計。
這海爺與殷爺雖說關係不錯,合作也順暢,但殷爺畢竟不是徽城一族,他是濱河人。這濱河就在宣都附近,相比而言人口貿易都略差些,但卻是個靠海的好地方。殷爺退位後,一直在老家濱河休養。曾經鄉裏人給他一個綽號叫“笑麵虎”,平日看來溫文爾雅,一旦遇著事來,行事殺伐,令人側目。
洪仁堂到了第五代,烏爺成了大掌櫃,而周六郎代表海爺一脈,順理成章的成為了二掌櫃。這洪仁堂總堂設在宣都,而第三代大掌櫃魏爺退位後卻一直在河源休養,其中也包括了很多以前的親信夥計,一個是自己的地盤放心,二是這裏有江湖上有名的神醫,休養再合適不過。
原本到了洪仁堂第六代掌櫃選舉的日子,因為一些原因烏爺繼續擔任這大掌櫃,此間事按下不表。原本這魏爺想讓自己的關門弟子韋七做這個二掌櫃,此時得韋七已經是洪仁堂的七掌櫃,可是因為某些原因,被早已成勢的烏爺按下,給了他一個大朝奉的虛職按在了宣都監視,不久後魏爺便在河源鬱鬱而終,活到了鮐背之年。
魏爺死後,海爺做為老一輩最能說得上話得人,原本還想在二掌櫃這事上說道說道,但是烏爺早就做了安排,讓木瑞當這個二掌櫃。
這個木瑞是誰,當年烏爺在越城做櫃頭時,他便是賬房,除了資曆欠缺些,為人處事不卑不亢,頗為老成。烏爺當大掌櫃後,便讓他做了一陣河源的櫃頭加以曆練,原本在魏爺的老家當櫃頭本不容易,但木瑞做得不錯,不久就被烏爺調來了宣都,後來擠掉了韋七,成為了新一任的二掌櫃。
木瑞上任二掌櫃半年多後,周六郎,曾經的二掌櫃,他沒有死在老家徽城,也沒有死在洪仁堂總部所在的宣都,而是死在了河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