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加藤誠的厲聲喝問,兩名部門高管同時閉上了嘴巴。
李嶽山雙手抱胸,順勢往後背椅上一靠,頤指氣使的俯視著鄭良文,仿佛在說,“你看著辦吧!那是你製造部的事嘍!”
而鄭良文則麵無表情的望著前方出神,仿佛他對麵的李嶽山就跟空氣一樣。
整個部長會議室也隨之安靜了下來,但卻是十分尷尬的安靜。
“工場長的意思呢,不是說要追究哪個部門的責任,是咱們要勁兒往一處使,幫助客戶解決難題,大家覺得呢?”
生管部長曾仁善首先打破冷場,仿佛傳“聖旨”似的“翻譯”了一遍加藤誠的話。
“薑還是老的辣啊!”
曾仁善剛一說完,黃豔霞便在心中豎起了大拇指:比起曾仁善的“翻譯水平”,黃豔霞自愧不如。
翻譯翻譯,不僅要翻出內容,更要譯出“意境”,在T社,日語能做到這一步的,估計隻有他曾仁善了。
加藤誠想知道是哪個部門的責任,但從李嶽山和鄭良文兩人的態度來看,今天根本不可能會有結果,那怎麼辦?
總不能大家就這樣幹耗著吧!
曾仁善將加藤誠的“想知道是哪個部門的責任”委婉的翻譯成是“幫助客戶解決難題”,還又是“咱們”又是“大家”的,
聽他曾仁善的話,好像誰都有責任,但仔細一琢磨,感覺誰都又沒有責任,這就是生管部長曾仁善“翻譯”的藝術!
首先李嶽山肯定會讚成曾仁善的話,因為曾仁善的話裏提到了“幫助客戶解決難題”,算是站在品質立場,給了李嶽山麵子。
其次鄭良文也肯定沒意見,因為曾仁善提到了“不是說要追究哪個部門的責任”,算是幫他鄭良文撇開了製造部的責任嫌疑了。
最後加藤誠肯定也希望曾仁善的及時“救駕”,因為若大家繼續這樣幹耗著的話,最終難堪的可是他加藤誠。
所以說曾仁善的“翻譯”,讓大家都長出了一口氣,縱使不能立馬知道“是哪個部門的責任”,但既然明知此路不通,有人能開辟出另外一條路來,大家都何樂而不為呢?
至於以後到底是哪個部門的責任,以T社長期以來造就的尿性,誰又會放在心上呢。
“恩!”“對!”
果然,聽完曾仁善的話,李嶽山和鄭良文都借坡下驢,不約而同的點了點頭。
“我下去確認一下模具吧。”
技術部長陳海明也趁機“主動請纓”到。
台灣籍的陳海明是公司的技術核心,T社工齡20年,可以說是T社開國元老級的人物。
陳海明對技術部的管理可謂是事無巨細,部門裏下屬的大小事務必須由他來最終判定,容不得任何人有一丁點兒的越權行為,這點兒跟李嶽山極其相似。
但跟李嶽山不同的是,陳海明在對待其他部門的高層時,從來都是“好好先生”,不爭不搶多攔事兒,外弱內強,是陳海明的官場生存之道。
眼看著製造部與品質部爭論不休,工場長加藤誠的臉色也越來越難看,而曾仁善又“拉著”大家“幫助客戶解決難題”,陳海明覺得此時正是自己該表現的時候。
“恩,那就拜托技術部了!”
加藤誠見有人願意主動擔當,心中稍感欣慰,充滿謝意的看了陳海明一眼說到。
收到工場長的“聖恩”,陳海明在心中大笑三聲,暗歎自己高明的同時也狠狠的恥笑了一遍鄭良文和李嶽山的“不識時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