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國門之戰(1 / 1)

今天開始,護國門之戰他來了,我會在過審的前提下,如實的講解護國門之戰的全局作戰經過。慣例,先講大盤,這場運動不僅是一場國門之戰,其實更深的一層是東西方之戰,如果仔細看你會發現,22年俄發動的那場戰爭和這場相隔69年的護國門之戰有很多的共同點,時政不便點評。我們來說朝鮮這邊,那些年南朝和北朝,你打我我打你,就一直沒有消停。北朝無論是礦產還是實業經濟都比南朝強,北朝的腰杆子上有個蘇聯,是真給他撐著。南朝的胸牌上寫了個攪屎棍,這攪屎棍最喜歡幹的事就是在十萬八千裏以外弄個遠親出來,保證戰火燒不到自己家裏,然後就開始煽風點火,火上澆油。這樣一來他既可以發戰爭財又可以實打實的驗證一下軍事差距,如果相差懸殊,那就拿來吧你。

時間來到1950年6月25號,朝鮮內戰爆發,6月28號北朝鮮解放漢城,也就是現在的南朝國都:首爾。眼看南北朝的兄弟倆即將合二為一,美國不能再光吆喝不幹事了,美議會上:“美國國務卿:我們將在臨時召開的聯合國安理會上,動議並通過武力,協助韓國決議案。”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國務卿先生,蘇聯代表可是握有一票否決權的。”除了槍杆子,誰也沒有一票否決權。

時間快進到9月15號,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在五星上將麥克阿瑟的帶領下,開始仁川登陸。麥克阿瑟這個人,單從打仗上來談,的確是個狠角色。二戰中沒少幫美國立功,從仁川登陸到9月25號南朝官宣漢城光複。與此同時,整個南朝的戰局都在以近乎碾壓之勢向北推進,這裏麵的原因有很多,隻說一個簡單且重要的,就是北朝雖然打下的地方不少,但是他們兵力嚴重不足,這就導致隻要敵人集火那北朝軍隊幾乎沒有招架之力。9月30號,美軍越過三八線,矛頭直指鴨綠江,敵人的肌肉已經亮出來了,我們自然不能忍氣吞聲,否則,朝鮮淪陷之日,就是國門遭殃之時。偉人再次帶領我們保家衛國,派出橫刀立馬péng大元帥前去迎戰麥克阿瑟,這是一場針尖對麥芒的較量,也是隻能勝不能敗的國門之戰。我方部署和作戰,下章跟隨戰爭進度慢慢推進,先介紹一下麥克阿瑟簡單粗暴的部署。

仁川登陸攻下漢城後,美軍兵分兩組,一組先向北推進到平壤待命,另一組去元山,拉起一條完整的東西戰線,一路向北平推。他這個人有一個特點,就是愛演。美國總統杜魯門不知道被他演過多少回,這回,他自己演了自己一把。從漢城到元山直線距離180公裏,路上基本都是潰逃的北朝軍隊,這個副本太簡單了,不能這麼走,他讓這一隊的人馬去仁川坐船,繞航整個半島,去到東邊的元山重打登陸戰。同時讓南朝軍隊去元山等著他,他這個方案在美軍內部沒人看好,因為陽關大道你不走,偏偏要興師動眾坐船繞一大圈,畢竟人家是公認的天花板,所以沒人敢反駁。可當這些人登船的時候,發現港口太窄堵船了,這時候漢城出發的美軍,都快跑到平壤城外了,他這還有很多人還沒坐上船。這一看,這樣下去不行啊,那就再分兵,已經登上船的陸戰一師按原計劃繞航半島,沒有上船的,跑著去東南方向300公裏外的釜山坐船。注意啊,漢城到元山,直線距離180,到釜山直線距離300多,而且這釜山和元山是兩個方向。麥克阿瑟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很簡單,演。他認為朝鮮戰爭可以作為他軍旅生涯完美謝幕的一場表演秀,卻沒想到把自己演砸了,中國人民誌願軍即將敲碎他的美夢。

時間快進到10月10號,右路軍的陸戰一師終於到了元山,此時南朝軍隊已經在這等了他們一個多禮拜,眼看會師在即,麻煩又出現了,這些船沒有辦法登陸,因為附近海域全都是水雷,岸上岸下兩夥人大眼瞪小眼。麥克阿瑟看了一眼還有人在跑去釜山的路上,他說兄弟們不要急,咱們排雷,還是得在元山登陸。經過半個來月的努力,陸戰一師終於登上了元山,而釜山那邊呢?還在路上,直到11月9號,他的右路軍才真正意義上全部會師於東線,回到10月中旬,老美的野心已經路人皆知,聯合國軍陣型基本擺完,西線自平壤、成川向著新義州推進,威脅我國丹東地區,同時,意在控製雲山、溫井這個核心樞紐,這裏左可暢行至鴨綠江右可直達北朝臨時政治中心:江界。東線自鹹豐出發,向西劍指我圖們,向北發兵長津,於西線夾擊江界,可以說他這套重兵壓境的打法,就是奔著鴨綠江來的。

我方絲毫不慌,因為早在北朝得勢之時,偉人早就算計到了會有這一天,我軍十三兵團一直駐防在鴨綠江畔,此時就是用兵之時,10月16號,中朝絕對保密的前提下,四十二軍率先啟程首批入朝,抗美援朝在驚濤駭浪之下,悄無聲息的展開。由於我軍對敵方動向掌握不完整,所以最初我軍的計劃上把戰線控製在鐵山、球場、黃草嶺、利原這一線以南,但真正入朝後,朝鮮這邊告訴我們:老哥啊,你這不行,因為聯合國軍估計已經打到你這條線的北側了。護國門第一戰第一戰溫井戰鬥打響,至此,護國門之戰大盤結束,具體經過,咱們用這本書慢慢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