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1)(1 / 1)

現在,癌症的發病率呈上升的趨勢,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殺手,是引起人類死亡的第三大要素。人們往往談癌色變。

其實,腫瘤的發生也是生物進化當中正常的過程,因為每個人的體內都有可能產生腫瘤。目前,由於人們對腫瘤還沒有一個正確、客觀的認識,所以,當在接受癌症檢查、等待檢查結果、得到癌症確診、接受癌症治療或癌症再度複發時,心情往往非常沮喪,焦慮,恐懼、失眠、厭世,對未來感到渺茫,甚至精神瀕臨崩潰。

癌症真有這麼可怕嗎?得了癌症就真的隻能坐以待斃嗎?

社會在進步,醫學在發展,人類研究、對付癌症已有時日,對癌症已經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在治療技術上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新的治療技術給癌症患者帶來了光明和希望,癌症已不再是不治之症。事實上,早期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已大大提高,如早期胃癌患者的生存率已達60%以上,肝癌患者的生存率為70%,而宮頸癌、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已達90%以上。新的癌症治療方法也不斷湧現,手術、放射治療、化學藥物治療、中醫中藥、免疫、熱療等層出不窮,使得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都得到顯著的提高。

研究表明,心理調適好、堅持治療並得到正確康複期指導的患者的療效遠較心理壓力過大、得不到全麵治療的為佳。

得了癌症怎麼辦?癌症患者該怎樣選擇治療和康複過程?為了幫助和指導癌症患者以正確的方法提高療效,改善預後,促進早日康複,延長生存壽命,提高生活質量,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謝嘯萍等同誌共同編撰了這本《癌症康複》。

全書彙集了長期在腫瘤病房護理工作中的所做、所見、所聞、所思,對癌症的發生、預防、治療作了詳盡的介紹,更對癌症患者康複期心理調適、衣食住行、康複鍛煉等方麵提出了科學的建議和指導。如對癌症患者診療過程中的健康教育指導的論述,可提高患者參與診療的積極性,讓他們了解和掌握整個療程的注意事項,這樣就能減少或減輕諸多治療中的不良反應及常見後遺症的發生率。又如對患者的康複健康教育的論述,對預防癌症複發、提高治愈率、延長生命、提高生活質量,都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這本書內容實用,語言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強,其中的許多抗癌知識和方法可取、有效,可為癌症患者提供有效的、具體的幫助與指導,也可以為人們預防癌症提供幫助。

願癌症患者及其家屬都能從書中獲益,學習腫瘤的相關知識,用科學的發展觀認識腫瘤,憑借不屈不撓的勇氣和信心戰勝病魔,重獲健康!

周嫻君

2007年3月

前言

目前,我國癌症的發病率不斷上升。據統計,20世紀90年代就已上升為10萬人中有127例,近年來每年新增患者近170萬人。雖然人類在征服癌症的抗爭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仍有相當一部分患者死於癌症。癌症,以其對健康的高危害性被人們稱為“絕症”,常常令人談之色變。

作為一名基層醫務人員,耳聞目睹了患者身患癌症時的種種痛苦、悲觀、抗爭、困惑、茫然,甚至死亡,心中時常感慨萬千。除了對於生命的惋惜,更為患者健康知識的匱乏而感到遺憾。在病房中,常常有患者提問:這個能吃嗎?那個能喝嗎?有些患者甚至連雞、鴨、魚、肉都不敢吃,怕補了癌腫。有的人認為是“發物”,能引起癌症複發和轉移,於是有人每天用糖佐餐,就著白米飯。看了真讓人扼腕歎息。更有患者一旦患上癌症,便一蹶不振,認為死神已經臨近,將生的權力拱手相讓,不願與癌症進行抗爭。

癌症真有這麼可怕嗎?得了癌症就隻能坐以待斃?能不能積極治療?癌症患者該如何照顧好自己,延長生命,提高生存質量?經過認真仔細的思考,作者決心拿起筆來,寫下自己35年來的工作經驗與學習心得,用以幫助千千萬萬的癌症患者與康複者,與他們共渡難關,做一個名符其實的健康衛士。

《癌症康複》力圖為癌症康複者及其家屬釋疑解惑,幫助他們在與癌症抗爭的過程中尋找一條正確的道路、一條通往健康之路,以提高療效、改善預後、促進康複、延長壽命、提高生活質量。全書共12部分,從多角度、多方麵對癌症的治療、康複、心理指導、衣食住行等作了詳盡的介紹,內容科學、實用,操作性強,既是癌症患者不可或缺的治療保健用書,更是一本癌症患者的生活指導用書。

本書承蒙恩師、世界第32屆南丁格爾獎章獲得者周嫻君教授,省兒童醫院護理教研室主任、兒科護理教授方立珍老師的鼓勵、指導,湘雅醫院醫療副院長孫維佳教授在百忙中為本書寫序,以及湘雅醫院腫瘤放療專家章正老教授,我的同事腫瘤科全體醫生、護士同仁的幫助,終於成書。在此深表謝意。

本書旨在為癌症康複者提供一些生活和保健指導,幫助他們早日康複、回歸社會、報效國家。因缺乏寫作經驗,書中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各位讀者、同行不吝賜教。

謝嘯萍

200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