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膠的選材、加工、

炮製和貯藏

阿膠的選材、加工和炮製

(一)阿膠的選材

阿膠是工業製成品,消費者一般無法從外觀上看出原料的優劣,因此就要求生產者要具備較好的職業道德及社會良知。在驗收驢皮過程中,首先應掌握驢皮的性狀鑒別,驢皮從肩胛部至尾部長約120厘米,寬約80厘米,呈長方形。雜色驢皮肩部有一明顯的十字架,同色驢皮十字架不明顯。鬃毛長8~18厘米,生長在頭部與十字架之間。腿內側毛色淺,兩前腿內側有一類圓形的無毛黑斑,直徑3~3.5厘米。腹部兩側邊緣具灰白色毛,皮厚約0.3厘米,膝蓋皮、肩部皮與臀部皮厚約0.6厘米。全身毛無光澤、粗糙。北方皮子每張重約5公斤,南方皮子每張重約4公斤。其次還應嚴格把握“五不要”原則,即①有皮膚病的驢皮不要;②當年的驢駒子皮不要;③沒有明顯鑒別特征的皮不要?穴有些供貨商把騾子皮也混入其中,因騾子耳朵小,所以將其頭部截去?雪;④有黴斑的皮子不要;⑤化學物品處理過的驢皮不要。要張張驗收,層層把關,以保證原料來源正當,產品的質量純正。

(二)阿膠的加工

阿膠全年均可加工,其製作工序為:將驢皮漂泡去毛切塊—漂泡—煎熬—過濾—濃縮—加入黃酒、冰糖等輔料—冷凝—切塊—陰幹—擦膠—包裝等,具體加工技術可分為以下三步。

原料處理取新鮮健康驢皮,剔除殘肉,置清水中浸泡2~3天,每天換水1~2次,刮去驢毛,洗淨雜物,切成10厘米見方的小塊,放入沸水中煮約10分鍾,待皮卷起時撈出。

煎熬濃縮按1∶5的比例加入清水,煎熬3晝夜,隨時添足蒸發掉的水分,每2~3小時攪拌1次。待液汁黏稠、皮塊變軟時,改用文火煨20小時左右,趁熱添加沸水攪拌,濾去皮渣,濾汁加少量明礬攪勻後靜置沉澱。取上清液大火濃縮,濃縮到原量一半左右時,改用文火,並不時鏟動鍋底,以防焦化。臨出鍋前加入黃酒和冰糖(按每100公斤驢皮各7.5公斤,冰糖先溶化過濾)以矯味,用小火熬至挑起膠汁呈片狀緩慢落下時,加入麻油1.25公斤(100公斤驢皮用量)以減低膠的黏性,攪拌均勻後停火出鍋。

切晾包裝將濃縮的膠汁注入預先塗過香油的不鏽鋼盤中,冷卻凝固後取出,切成10厘米×4.5厘米×?穴0.8~1.6?雪厘米的長方塊,晾於網架上,每隔2~3天翻轉1次,基本晾幹後碼入木箱中密封暫存5~6日,使其膠心水分透出,膠麵回軟時再取出按上法反複晾幾次,直至完全幹燥,然後用紙分包,裝入陶缸,置於陰涼幹燥處。

在這些工序中,每一關口都有專門的學問,需要專業人員把關,廣大群眾買到的已經是成品阿膠。

(二)阿膠的炮製

阿膠丁取阿膠塊,置文火上烘軟,切成小方塊。

蛤粉炒阿膠先將蛤粉置鍋內加熱至輕鬆靈活狀態,放入切好的阿膠丁,不斷翻動,炒至鼓起成圓球形,內無溏心,呈黃白色時,立即取出,篩去蛤粉,放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