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虞城樺鶴(1 / 1)

平樂初年,燕赤與譙國交戰,譙軍大敗,燕赤平定譙國後,燕赤王想向東南方擴大版圖,於是派樺鶴將軍進攻大雎。

大雎南處有一座落霞山,這落霞山養育了這附近人們的祖祖輩輩,人們依山傍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黃發垂髫,怡然自樂。

芣苢茶館坐於山腳下,上下二層,一層內設簡單,左右壁設有兩茶爐,內室有兩茶幾,一張用於安置茶杯茶壺等泡茶用具,另一張用於放置其他茶具,幾捆火炭放在離牆壁兩尺處;二層則是住所,環境宜人,房鋪許多。茶客和茶館主人商枝閑聊幾句,看她截蒲作詩。不得不說,這茶館真是一個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要說這商枝,人們無一不點頭稱讚。商枝髫年父喪而母存,金釵之年又喪母。雙親僅給她留下了一茶館和一把古琴。

落霞山民風淳樸,好在有貴人相助,商枝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把自己照料得很好。商枝黛眉淺淡如遠山,麵容姣好如出水芙蓉,又練得一手好琴好字,是周圍人口中的“多才美人”。

薄暮時候,有茶客說燕赤國樺鶴將軍抵達大雎北側,將與大雎王商議割讓土地之事。如大雎王鬆口應了,則要割五城和落霞山給燕赤;如大雎不鬆口,則雙方開戰,而大雎不抵燕赤,那更得不償失。

夜裏,商枝翻來覆去難入寢。這幾天來已經有人搬走了,連種田的李氏一大家子都不顧分家之事連夜搬走。她呢?又該何去何從?家裏傳下的茶莊不能丟下不管,父母合葬之地又在後山,總不能拋下父母…

大雎王拖延割地之事旬餘,所有人生活得提心吊膽,仿佛過去那種安貧樂道的日子不複還了。

間月,正當商枝練字時,一位將軍著玄色暗紫雲紋錦衣,腰佩皓月白玉,眉宇間皆是冷冽肅殺之感,介胄硬冷,跨步走進茶館,直叫人股栗。商枝猜到這就是那位屢次立功的大將軍——樺鶴。

樺鶴下馬來到芣苢茶館,商枝為他沏一道茶。周遭百姓有的慌了神,些許膽子大的靠近了點,企圖能聽見一些割地之事。隻見樺鶴目光冷淡,沉默不語,商枝也不便說什麼,繼續附身練字。許是因為心不靜,近日字也寫得龍飛鳳舞。

“不必慌張,莫浮躁。”好聽的男音從耳邊傳出,轉過身去,卻見那將軍英俊的臉龐映在自己眸子裏,商枝心不由得一顫,低下頭去,道“多謝公子提點。”

許是燕、雎兩方並未將割地之事談攏,忽有一男子手持橫刀身著玄色繡雲圓領袍緊緊跑來,低聲向樺鶴說了些什麼,隻見樺鶴眉上一緊,隨即又不作聲將茶品完,便離了芣苢茶館。

以是周遭人樂於八卦,便聽得一人道,“這樺鶴啊,是燕赤的少年將軍,數年前便是他祖父帶兵前去譙國,後大勝,燕赤王賜免死金牌於樺氏。後來啊,虞城樺氏名聲響當當…”

他叫樺鶴。

商枝默默記下,心中卻湧上一股從未有的感覺,許是驚恐、擔憂或是…好奇。她看了看手中的筆,擘箋寫下——

“閬苑顫心驚,商枝見樺鶴。”

雖樺鶴的到來驚了商枝,但她心裏更多的是厭惡,本來百姓安居樂業的大雎國泰安穩,這群好鬥之徒卻想毀了這片安寧之地,實在是可憎可惡。

夜裏商枝撫琴,琴聲悠悠然,沁入人心,但卻撫平不了商枝的心,她見百姓流離失所,她聞孩童啼哭,自己卻無能為力。這群可憎的好鬥之徒!好在這些年攢下來些許銀兩,誰家遇難時候能夠幫扶一把,隻願戰爭一片,少牽扯些黎民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