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燕上早晨的陽光和柔和,太陽斜斜掛在天際,把人影拉得很長很長。
石月河躲在褚老頭身後,迎接一個一個來賓,可他的心卻絲毫感受不到陽光明媚。
這些專家中,大多數是銀發蒼蒼的老者,他們的皮膚已經失去了光澤,皺紋深深地刻在臉上。他們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深邃的智慧,仿佛經曆了無數風雨,訴說著時光的哀傷。
偶爾有一個年輕一點的專家,也是兩鬢染霜。臉上帶著一絲疲憊,眼神中透露出一種無奈和沉重。他們曾經年輕過,曾經充滿激情和夢想,但歲月的洗禮讓他們變得成熟而沉默。
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笑容,有爽朗的,也有含蓄的。這些笑容中蘊含著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期待,但同時也透露出一種無奈和憂傷。
這些笑容何嚐不是他們對生活的一種堅持和對自己的一種鼓勵。
石月河看著這些專家們,在心中湧起一股敬佩之情的同時,在陽光下卻感受到一絲涼意。
毫無疑問,他們都是這個領域的權威和頂級專家。未來十多年,引領國內電子領域的研究和應用的重任,就落在他們的肩上。
然而,石月河也能感受到他們內心的疲憊和無奈。
也許他們的精神,依然旺盛,他們不會停下腳步,也不願放棄對知識的追求,但歲月的流逝讓他們的身體逐漸衰老,早已消失了年輕的心態。
他們真的老了!
本可在
家含飴弄孫,過上安逸清閑的晚年生活,可現在卻不得不頂在科研與生產一線。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日食三碗,又能如何?不複往日鎮秦兵。
在電子這個日新月異的領域,這些老人家精力難繼尚在其次,關鍵是知識結構,已經落後於時代。
石月河深吸一口氣,這一刻,無力感充斥他的靈魂和身軀。
他第一次對這次報告會的結果,產生懷疑。
知識老化,人才斷層,所有這些無法改變的現實。石月河都是想到過的,可當他再一次真正麵對,可還是為我們這個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多舛,深深地憂傷。
陽光漸漸升高,天空中僅有的幾片雲彩也被驅散了。
隨著最後一位專家的簽字報道,石月河和簡歆跟在褚教授身後,走進了小報告廳。
褚教授的腳步是輕快的,仿佛在演奏一曲鄉村田園牧歌,
石月河沉默著,思緒還在這些老者的身上環繞。
陽光透過窗戶灑在會場上,照亮了每一個人的臉龐,老者們相互握手打著招呼,麵帶微笑親切交談,石月河輕鬆了少許,也許這場報告會達不到褚教授和校長預期的效果,能把這些聚在一起,本來就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難得的事。
他想起了自己的初心,想起了自己選擇成為一名科研工作者的初衷。他明白,自己不能在這個時候退縮,不能在這個時候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