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三章 吃西瓜(1 / 2)

赤德鬆讚眉頭深深的皺起,在王宮召集了吐蕃的大臣,共同商議如何應對西域唐軍的崛起。

按照西域唐軍的戰力,那麼下一步,必然是攻打張掖和武威。

到底是戰還是和?

大臣們的意見分成了兩派,求戰的少,求和的多。

有人認為聯合葛邏祿,前後夾擊西域,一舉擊潰西域的唐軍。

也有人認為,西域唐軍如日中天,此時不宜正麵對敵。

應該讓出一些利益,求和,以免造成無謂的損傷。

兩種意見似乎都很有理,但是讓赤德鬆讚更加的難以下決定了。

疏勒四五萬守軍,守城尚且守不住,去攻城,隻怕更加的困難了吧。

關鍵是,李葉的種種神跡,讓赤德鬆讚內心深處,就有一種不想與之為敵的念頭。

而此時,有大臣提出了另外一個主意。

西域唐軍如此勢大,隻需要編造西域唐軍有造反之心,那麼勢必會讓長安那邊忌憚。

如果能讓這二者打起來,那麼吐蕃就能坐山觀虎鬥,坐收漁翁之利。

赤德鬆讚聽到這個主意,眼前一亮,大喜過望,看向出主意的大臣,正是大臣論思邪熱。

“愛卿,具體說說,如何做。”

論思邪熱掃視周圍一眼,緩緩開口。

“王上,首先這李葉在西域將唐軍殘部收攏,而且借助了皇家的名義,但是他沒有得到長安的封令,率領大軍名不正言不順。”

“其次,此人在西域各城大肆的收攬民心,並到處宣傳自己的個人名聲,這簡直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

赤德鬆讚一聽,對呀,自己咋就沒有想這麼多。

這論思邪熱看起來長得挺周正,但是一肚子壞水啊。

不過,我喜歡。

對於大唐,吐蕃一直覬覦其繁華和強大。

從鬆讚幹布向著大唐學習之後,吐蕃國現在前所未有的強大。

但即便如此,吐蕃也始終不敢進攻大唐的腹地。

那邊,每一個藩鎮都是一個極其強大的存在。

若不是大唐內部亂起來,吐蕃根本沒有機會拿下隴右道等地。

而到了赤德鬆讚繼位,選擇了和大唐修好關係。

經常和大唐互通信使,商隊,和大唐保持了積極的聯係。

而西域方向,作為被長安放棄的棄地,吐蕃占領了,也沒有當做此舉有挑釁大唐的意思。

但是事情發展到了今天這一步,那就必須麵對了。

國家之間,隻有利益,沒有永遠的仇恨。

大唐對於西域的情況並不了解,目前,自己一方了解的信息多,那麼如何從中取利,說白了就是靠編了。

這一次出使的人,就必須需要有點能力才能勝任了。

“既然如此,誰願意出使大唐?”

眾大臣目光一致看向了論思邪熱。

“愛卿,你意下如何?”

“王上,臣願往!”

關於西域唐軍,第一解決方案已經確定。

這件事情,隻能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赤德鬆讚想了想,又派出三萬大軍,前往支援武威,同時在信中言,盡量拖延時間,並留下了拖延的計策。

這樣,就算李葉大軍前往武威,能打的話就打,不能打的話還能拖延時間,最後全身而退。

讓長安和李葉開戰。

這是應對西域唐軍的第二解決方案。

第三,同時派出信使,前往西域北方的葛邏祿,準備在必要的時候,和對方前後夾擊李葉,將李葉一舉擊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