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牛郎扮演起了身無分文的窮光蛋(1 / 3)

牛郎扮演起了身無分文的窮光蛋

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會忘記過去,忘記過去的輝煌,也會忘記過去的苦澀,因此,在月城的這段時間裏,有時候,我會寫一些日記,以防止忘記過去的艱難。

2023年6月29日 星期四 晴, 昨天拜訪客戶的時候,順便去看了靖江市生祠鎮東進村。本來看到招牌,隻是想拍幾張照片就走。沒想到荷花還是種的挺多的。

去的時候,天色還沒有黑,剛好可以拍幾張照。剛好去之前,見完客戶,因為產品沒有競爭力,客戶挑三揀四,還是讓我有點不開心。好在,有的客戶還是接受了,出發的時候,我身無分文,推銷完產品之後,拿到客戶的錢,就有了一些經費,盡管是低於工廠規定的價格,拿給客戶試銷,但如果不試銷,可能一無所獲,或者說,不會有未來。

晚上打算去靖江參加讀書會,導航的過程中,突然提醒不需要走高速,提醒走下麵。路上,剛好看到2023生祠荷花節。第一次看到民間有荷花節舉辦,想去看看啥樣的。

從大路拐進去大概五公裏左右。兩邊停滿了車。再要走路500米左右,才能看到十畝地左右的荷花池。遊客不少。看到了白居易的詩。“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

這天上午一早去糯雅芳粥吃自助粥,看到電視台采訪了店主。然後繼續去拜訪客戶,商討文化文學產業的發展前途。

晚上參加讀書會的時候,偶然看到樊登的一本書,《領導力可以複製》,才知道樊登讀書會,目前會員有三百萬左右,每年每人免費300左右,一年銷售額就是九億左右。原來這個文化產業,也是很有前途。我在想,當初自己選擇退出文藝圈,是不是也是一個錯誤。因為沒有看到文化傳播的力量,以及文藝傳播的價值。

這些年,一直堅信堅持堅持再堅持。沒想到走進了一個死胡同。越堅持,越虧損,一直在努力發展潛在客戶,卻忘了發展忠實的粉絲,簡稱會員。

我在看到荷塘裏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荷花時,仿佛回到了童年,盡情的欣賞著眼前的美景。原來,一片片碩大的荷葉,襯托出一朵朵荷花的時候,有一種莫名的心動感。這裏除了荷花還是荷花。

而此前,我還是在擔心客戶會拒絕,拒絕後會不會焦慮,傷心,甚至憤怒。還是在擔心未來的日子怎麼度過,走哪一條路才是適合自己的。看到荷花池,又想到自己也曾想經營荷花池,原來是可以這樣的,十元每個遊客的收費標準,也是可以接受的。

晚上,回到家,我在想, 是不是可以用播音主持人實習生的身份,進入自營直播間,學習樊登讀書,發展會員。不需要露臉,但似乎這個有團隊運作的問題,這個文化產業發展問題,如何運作,也在思考。

2023年6月30日 星期五 雨,今天一直在問自己,要不要忘記生活的樣子,體驗生活還是忘記生活的樣子,這個是偽命題。有部電影叫做《越來越好之村晚》,二蛋子,本來以為得了文學獎。結果榜上無名。他感覺自己的文學夢破滅了,他坦誠,以前出的書都是自費出版的。他覺得想到城裏去發展。

他父親說,城裏寫的人太多,壓力太大。不如寫個村晚。這裏的人祖祖輩輩住著石頭房。

文學改變命運。既然立誌長大後當名作家,把家鄉寫進書裏,讓每個人都看到他的模樣。村裏的日出依然是那麼美,似乎像母親張開了嘴,唱出的歌溫柔又撫慰,給土地換了一身全新的裝備。

今天編輯給我轉了一筆稿費。在2023年6月底,好不容易有一篇文章發表在了《泰州晚報》的報紙上。還有作者的介紹,以及照片。

在這個電子媒體橫行的時代,官方媒體其實也推出了電子版。就是可以在手機或電腦上也能閱讀到當天的報紙。發表的時間是6月28日,剛好我去泰州出差。行走在他鄉的路上,沿途的風景,都是陌生的。雖然和江陰隔了一條長江,但建築風格以及方言都有略微的不同。在古代,又或者現代,屬於不同的市,或者古代屬於不同的州。一年就發表一篇文章,又或者十年也發表不了一篇文章,像梵高一樣,渴望著美好的時光,現實生活卻是一地雞毛。甚至生活費都要靠自己的弟弟接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