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解剖,對周世英來說,意義頗大,不僅弄清了翅人的飛行原理,還得出它們是雜食動物;腦袋很小,腦容量卻不小,略低於人類。
解剖完翅人的身體,也都埋了,所有的翅人都合葬在一個坑裏,堆起一個高大的土堆。
眾人去小河岸邊搬來一塊方形石頭,立在上麵,用小石子在方石上刻了四個字:翅人之墓。
陳平把眾人召集起來,討論下一步的計劃。
他把昨晚和江鴻源討論的疑慮告訴大家,翅人不隻是這個小村莊裏的這點,別處應該還有不少,至於別處的翅人會不會來到這個村莊,和大家發生衝突,無法預料,但不能不早做防備;而且此處不是久居之地,還要想辦法聯係到外麵。
據此,他做出如下安排:
一、傷員除外,將所有的人分成四組,四班三倒輪流放哨,巡查周圍的情況。
如果有翅人前來,視數量多少,采取不同的應對辦法,來得少,就一舉捕獲,囚禁起來;來得多,就全體撤回叢林,等候救援。
二、最好以家庭、朋友或者一起出來的同伴為組,分散暫居在翅人的石屋裏,自行解決夥食。石屋內生活設施齊全,可以煮飯。
三、所有的糧食集中到一間大屋內,由機組人員統一管理,統一發放,定量供給,厲行節約,以備長期用度。
四、翅人的農具由各組謹慎保管,可做為防身武器使用。
五、再成立一支小分隊,繼續向外界探索,以十日為限,以便探索的範圍更廣一些。
這一天,眾人像剛包產到戶的農戶一樣,按每組的人數多少分到了房屋,領到了糧食,那場麵很熱鬧,也有點滑稽。
二十幾間石屋裏生起了火,炊煙嫋嫋,飯香陣陣,儼然一派祥和景象。
小分隊這回是六個人,仍由江鴻源帶隊,隊員除了胖警察沈揚和空少崔智超,另有三名之前先遣隊的成員。
他們帶著鍋灶和糧食,帶著一百多人的殷切期望,再次踏入叢林,向未知領域探索。
其他人都留在翅人村莊,臨時組織起二十幾個“家庭”,開始了“世外桃源”般的新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老專家周世英還在孜孜不倦地研究著那幸存的十個翅人,研究它們的年齡、性別、思維和行為習慣等,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翅人的壽命竟有幾百年,因為其中一個老翅人已至少二百歲,身體機能還未開始衰退。
那六個小翅人的年齡均在十歲到二十歲之間,由此得出,它們的成熟期應該在二十歲以後。
他還試圖與翅人進行交流,但發現翅人的叫聲簡單,不像是語言,所以得出結論,翅人尚未形成語言係統。
他甚至還嚐試讓翅人進行交配,但因為翅人拒不配合,隻能暫時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