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農村,兩省的交界之地。一個相對落後貧窮的小村子,在很久之前,我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鎮子上,後來再遠就是城裏,再後來就是隔了兩個省的外婆家,我媽是領養的,認過親才知道我媽應該姓徐,而不是郭。
在小鎮上,能考取高中殊為不易,更何況是一個教育大省。十五歲的我在初三畢業的那個暑假,等待著高中生活的開始。走在小鎮的水渠上,一陣電話鈴聲響起,看了一眼,是端陽。端陽的成長軌跡與我極為相似,兩家住的不算遠。他羨慕我平時隻愛玩,考試卻一直都是高分。殊不知我曾在城裏最好的中學讀過兩年書,後來才因為調皮回到鎮子上,相當於留級一年,以前學過了一遍,自然不用再多學。
接起電話,端陽便急不可耐的約我去很遠的一個鎮子上上網,不在本鎮是為了躲避家長。彼時一款射擊遊戲很是風行,我連聲應允,正準備回家騎上電瓶車和他一起去。走到橋上,天空倏然變換,本是豔陽高照的天,突的下了一場雨,雨勢很大,這一半晴空,一半大雨的場景並不多見。
我匆忙的跑過了橋,在小鎮的主路上奔跑著。跑了片刻我停了下來,不遠處一個女孩,正在自家的店門口向外舀著水。她叫阿敏,我記得她,很清楚很清楚。第一次遇見她是在三年前,彼時我還在讀六年級,和我的發小許寧放學回家,路過剛剛建成的菜市場。菜市場外圍是一圈的房子,我就是在那遇到了她,並喊了一聲“小姑。”她詫異的看著我,沒有理會,徑直的走下樓去,我滿腦子的好奇,隻大我一歲的小姑怎麼會在這裏,還不理我。
時間來到了我去城裏讀初中的時候,偶爾趕去城裏的時候會在人群中看到她,才明白她是和我的小姑長相非常相似。後來轉學回來,在鎮子上繼續讀初中便知道了她的名字。或許女孩都是早熟的,那時也有那麼幾個女孩對我非常的感興趣。我記得來讀書的路上,有一戶獨門獨院的人家。她家主要是在早餐鋪子上炸油條,她寫過幾封情書給我,但我都以學業為重拒絕了她。她也不氣餒,知道我愛看課外書,一本一本的來到我們班送書給我看,以至於後來班上的一群男生看到她都起哄:“王季夷,你老婆來嘍。”有一年的平安夜,她拿了一個碩大的柚子和蘋果來到我家。在外邊玩了一圈的我回來問起柚子才知道,一進門時爸媽一臉的笑容是什麼意思。當時我爸意味深長的說:“快娶兒媳婦嘍。”
另一名女生則是平時班裏默不作聲的小女孩,如果不是同樣的一天,她將一枚兩麵磨光的五毛硬幣偷偷遞給我,我想我也不會明白她的心意。畢業的時候她扭捏著問我要了一張畢業照片,這張照片她一直留著。她喜歡了我很久,久到多年沒有聯係之後突然來到我的麵前,告訴我,還喜歡我,可以在一起嗎?我感動的是有那麼一個人一直在意你,但我並不曾喜歡她。
我喜歡阿敏。從第一次見麵,這種暗生的情愫,在往後一次一次的偶然相遇,瘋狂生長。她不是一個乖女孩,我看到一個肥肥胖胖的男同學和她嬉鬧,最後背著她在班級外到處亂跑,她笑的很燦爛。我還聽過同班一個男生說,那個胖胖的同學曾當眾,將手放在她的褲襠裏。
在大雨中,我遲疑了很久,走到了家具店的隔壁。一家理發店。和理發的阿姨說了一聲理發,不多久,阿敏竟然來到了理發店。地勢較低,她爸開的家具門店進了水,許是她舀水勺的累了,便來到理發店和阿姨閑聊了起來。“你還記得我嗎?我是王季夷,以前我加過你的qq。”我不僅加過她的qq,還聊過很久,隻是不曾有所發展,心情懊惱之下,便刪去了。“好像,有一點印象。”鏡子裏的女孩很漂亮,長長的頭發,身子纖細,兩條光溜的腿蹬著雨靴。
理好發後,我和她坐在鏡子對麵的長條板凳上,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最後我又加上了她的qq。阿姨在逗弄著兩歲多的小孩子,過了一陣笑了笑:“你們倆啊,倒還般配。”我低著頭沒有看她的表情,不知道她聽到這句話是什麼反應呢。外麵的雨很大,我頭都不回的走出去,頂著大雨來到鎮子的網吧。告訴端陽我不去了,另外的消息是阿敏發來的。“雨這麼大,為什麼不等停了再走?”“你知道,我一直喜歡你嗎?”許久沒等到她的回複,我以為她不會回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