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樹林中滿是掙紮哀嚎的變異體,很多細絲已經勒進了身體、四肢,有的驚恐地掙紮著就沒了生息,大部分絲毫不敢再動,隻能大口呼吸,苟延殘喘。
第一次和變異體交戰時楚強就提出了仿生機器人對付變異體攻擊力不足的問題,必須提供一種廉價且威力足夠的兵器,畢竟仿生機器人才是正麵戰場的主體力量。戰況的需要迅速催生出了這種相對廉價的單兵大威力武器——55毫米自動無後坐力炮,相對粗大的炮管被仿生機器人背部機械臂舉起,還特意在肩部增加了一個支撐裝置,每打完一發炮彈,肩部機械臂把炮管收回,由背部彈倉自動裝填埋頭炮彈。這種武器的優點是廉價簡單,製造方便,且威力夠用。缺點是射速緩慢,每五秒鍾才能發射一發,發射時震蕩不小,射擊時仿生機器人甚至不得不暫時停下,手臂撐地以保證自身不被炮管震倒。射速不足的缺陷可以靠先進的智能火控係統和數量來彌補,正麵迎接傑恩二世的是早已擺好陣勢的六千名仿生機器人。
傑恩二世所不知道的是,這片區域對智戰部隊一方已經單向信息化透明,大小傳感器/通信器/中繼器遍布戰場,即使在強電磁脈衝和戰迷霧環境下也能保證通訊暢通,並提供實時戰場數據信息,實現戰場遠射武器的超視距打擊。
三千米外響起洶湧的“雷聲”,一隻隻變異體向前衝鋒時突然發現自己身邊的夥伴不見了。仿生機器人發射的尾翼脫殼穿甲炮彈帶有倒鉤,命中變異體後倒鉤打開,整個穿甲炮彈會拽起變異體飛出幾十米,使這些中彈的變異體原地“消失”。
越靠近前沿變異體越稀少,變異體越稀少承受的集火越多,唯一能給智戰部隊仿生機器人造成“傷亡”的是五級變異體,它們憑借迷霧和強大感知能力潛伏進來,想來一波“天降奇兵”,最終它們掀翻了十幾名仿生機器人後,被趕來的“雁形陣”、反裝甲機器人戰陣集火射殺。
傑恩二世潛伏在附近的山峰上,濃霧消散一些,底下超級基因人的第三批衝鋒已經開啟,預計三十多分鍾過後,這些超級基因人就會完全耗盡。不過遠處那個發光的小點已經可以看到,身邊這些可以駕駛火箭的“小矮人”們也都看清了吧,傑恩二世做出了出擊的手勢。
焰火升空了,先是一個兩個零散的,幾分鍾後升空的“焰火”達到了“高潮”,幾十支焰火同時升空,一批接著一批,它們好像有生命一般,要在空中飛來飛去,做出絢麗多姿的動作,等燃料要耗盡才會向目標飛去,一時間這片天空充滿了帶著長長尾巴的焰火,童話般的天空中滿是閃耀的流星。這些“流星”起初亂飛一氣,但最終都朝向一個目標落下,持續不斷的“人體火箭彈”的襲擊終於引起了遠處的巨大爆炸。傑恩二世“功成身退”,回到出發的洞口中,用一串精巧的爆破堵塞了原先的洞口,盾構機繼續向前挖掘。
遠處能發光的當然是假目標,那裏離1218號哨所還離著五公裏遠,巨大的爆炸也是為了迷惑敵人。
此時楚強正帶著智戰隊員們風起人升,向邊境飄去。旋翼運輸機帶著一個個集裝箱把裝備投入到被精英機器人清理過的場地,一座座戰爭堡壘就地展開,上線警戒,一支支仿生機器人小隊向叢林深處推進。
所有獵魔隊員都配屬了“忠實夥伴”,每個攻擊小組由兩名獵魔隊員和四名精英機器人組成,後方會有十名仿生機器人配備兩支電磁弩槍和專用獵魔槍械遠程支援,個別仿生機器人安裝炸彈模塊,進可攻退可守,這種組合對變異體的獵殺效率非常高。
智慧戰場AI則不斷調集周邊的戰爭堡壘、仿生機器人、反裝甲機器人、迫榴炮機器人向前梯次移動,構築防禦,不斷擴大戰略縱深。
楚強將攻擊隊伍分成兩部分,白刃帶領一隊按照AI規劃的路線攻擊前進,楚強帶領另一隊遊走在白刃附近。無人機進一步偵測清理每個角落,整個區域已經完全得到控製,通向金三角腹地的大門已經打開。
鑽進順利,六口水平井幾乎同時在目標點與隧道連通。山穀中響起另一種轟鳴聲,四十台壓裂車排成整齊的隊列,十二條油桶粗的輸送管道不斷把水泥、陶瓷顆粒、凝膠倒進緩衝池中。緩衝池中泥漿奔湧,猶如巨龍翻滾。水泥漿沿著大直徑井筒,裹挾著巨大的壓力,以每條隧道5立方米/秒的流量灌入打通的未來聯盟隧道。
前方在持續攻擊推進,後方灌漿行動持續整整一周,後期設備持續運行達到極限,前期注入的泥漿進入凝結期,灌注結束。三天後,前方地震勘測小隊發來地質三維圖像,泥漿灌注隧道長度達三百多公裏,灌漿行動圓滿落幕,未來聯盟在我國西南邊境的威脅基本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