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皇曆903年,位於大陸最北部的聖德默帝國向梵蒂岡教廷樞機主教會議提出與比蒙帝國和談通商以及減免聖德默十一稅的議案,並要求將聖經譯成聖德默語,第二日教皇格裏高利二世駁回了議案並斥責聖德默帝國皇帝列奧尼達·維特根斯坦為“妄圖瀆神的異端。”
兩個月後列奧尼達突然以“欺男霸女,作奸犯科,實為披著聖衣的兩足禽獸”為由將莫斯科紅衣大主教驅逐出聖德默帝國,之後紅衣大主教被人殺死在克索隆大峽穀。梵蒂岡教廷教皇在得知此事後憤怒的說列奧尼達與獸人相勾結,信仰邪神薩德蘭斯,並發出聖裁令。
神聖柏諾帝國與星空聯盟帶領的西十四國聯軍響應教皇號召攻向聖德默帝國首都莫斯科,與此同時拜占庭帝國皇帝亞曆山大二世不顧方濟會牧首與親王尼古拉斯反對,執意帶領皇家騎士團協同參戰。
由於雙方實力懸殊,聖德默帝國軍隊節節敗退,在國家生死存亡之際,聖德默皇帝列奧尼達決定讓國相讓·俾斯麥保護年幼的公主葉卡捷琳娜渡過萊茵海峽退往位於荒蠻大陸的翡冷翠諸行省。自己與十字薔薇騎士團大團長勃良第公爵帶領十字薔薇騎士團獨自迎敵,掩護臣民撤退。
雙方決戰於莫斯科城外的紅場,此次戰役曆時三個月,十字薔薇騎士團三萬人僅餘十一人,皇帝列奧尼達與勃良第公爵戰至力竭而死。戰爭最後皇帝列奧尼達說出那句名傳大陸的辭世之言:“沉睡的聖德默已經蘇醒,聖保羅大教堂將在它的怒吼中徹底崩塌。”身中一百零八處重創,雙手按劍麵北而立,死而不倒。
教皇曆904年聖德默皇帝之女在國相讓·俾斯麥與金羊毛騎士團的支持下於伊斯坦布爾登基帝位,史稱“葉卡捷琳娜一世”,皇帝列奧尼達與公爵圖靈·霍利菲爾德被教皇宣稱為“瀆神者”,皇帝列奧尼達的頭顱被掛在西斯庭小教堂懺悔廳內的審判天使烏爾班巨像手上,圖靈之首被拜占庭皇帝亞曆山大二世帶回君士坦丁堡,懸於聖保羅皇家大教堂之上。
勃良第公爵之子奧古斯都·霍利菲爾德在戰爭中失蹤,至今下落不明。教皇曆905年十字薔薇騎士團重建,大團長之位空懸,由勃良第公爵親衛扈從拿破侖·波拿巴任副團長之職,統領全團事務。906年聖德默帝國與梵蒂岡教廷聯軍展開了曆時三年的萊茵海峽會戰,十字薔薇騎士團副團長拿破侖在此戰中名聲大噪,被稱為“聖德默之盾。”
907年拜占庭帝國在與塞爾柱帝國的伯羅奔尼撒戰爭中敗北,教皇格裏高利二世號召西十四國發動東征聖戰,史稱“十字軍東征。”方濟會牧首諷刺東征為“一個道貌岸然的教皇與一群無恥之徒以聖戰的名義勾肩結背地走向地獄的滑稽劇。”
909年聖德默帝國與梵蒂岡教廷聯軍於諾曼底簽訂《尼布楚停戰條約》,條約規定:“梵蒂岡教廷承認葉卡捷琳娜·維特根斯坦對聖德默皇位繼承的合法性,聖德默允許梵蒂岡教廷向翡冷翠諸行省以及伊斯坦布爾派遣主教並征收救贖稅。”
史詩大陸在六年的王教之戰後又一次恢複了平靜,而我們要講的故事則要從十四年後的法蘭克福公國開始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