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周一行人再次開會商討,這一回氣氛比之前都要凝重,商討的節奏也是急迫不堪,大家都沒了玩笑打趣兒的意思。
整個玉端山傳遍了,鏡湖邊原先種著的一片白楊林,一夜之間化為灰燼。鵠族從不與外界交惡,上次找地由於不熟悉領地劃分,誤闖鵬族領空,鵬族便不依不饒步步緊逼,上次是在墨湖下狠手襲擊,這次是登門拜訪了。
其實告周一隊隻是經過,主要關注點都在地上,沒有冒犯的意思,既然是誤會把事情緣由說清楚道明白就可以的,奈何正巧闖的是鵬族的地界。鵬族不滿玉端山被鵠族占據,早就看鵠族不順眼想取而代之,這千載難逢撿著個由頭攻擊,哪裏肯聽鵠族的解釋。
告周看著這祖輩種下的白楊林,不由脊背發涼。從墨湖追蹤我們到鏡湖,直接上門挑釁,這鳩占鵲巢之舉,也太明目張膽了
“這段時間,讓族人關好門窗,天黑時決不允許出行。”會議結束,眾人散去。潛風還在奮筆疾書,手中長羽做的令筆都快掉毛了。
令筆有點字鍍金之效,並不是真的在字的表麵鍍一層凡界用的交易貨幣,而是能讓寫下的內容永遠留存於世。令筆記下的內容,呈現、保存不依靠紙或木石,而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靈識,就如我們腦中的記憶,雖沒有用任何看得見摸得著的載體去記錄,但記憶中的內容一直能在腦海中存在。
腦中的記憶可能會因為時間的原因逐漸被遺忘,但依然是存在的,令筆的妙處就在於,記下的內容永遠不會消失,並且隻要能說出記下時間或者記下後施的密令,其內容就會呈現到腦海中,何時要回顧都可以施法翻調出來。
在這次會議之後,玉端山的防禦戒備等級達到了曆史新高。夜間由告周和一些修為較高的族人輪流值守,徹夜盤旋在整個玉端山上空。
玉端山落入其他族類不知道會帶來什麼後果,但是如果是在自己族類掌控,至少能確保後果不會往更壞的方向發展,這便是鵠族選擇堅守的信念。在這過程中,鵠族舍棄了以往北遷的習慣,為做紀念把一些北邊的白楊帶來玉端山種下,巧的是,白楊極為堅強幹淨的靈氣竟能與玉端山的神氣相交融。
如果說鵠族能留在玉端山是有什麼過人之處,那就是這種以天下蒼生為己任默默守護和平的信念。
告周的天資很高,是這一輩族人中最有望升神魔的,莊離子將族長之位傳給告周時,囑咐道:白楊林被毀之日,便是離開玉端山之時。告周當時便隱約明白,先祖種下白楊林,絕對不是為了防風固沙。
告周繼任後給族裏立下一個規矩:每年新生多少族人,就要種下多少白楊。種白楊的目的在於警醒,鵠族舍棄天性,留在此處繁衍生息,不是貪圖享樂獨占福地,而是以天下蒼生為己任,這種信念必須代代傳承。
如今白楊林被毀,找稻米生長的地,找族人棲息的地方,刻不容緩。
白楊林所在之處,是玉端山通天連淵的入口,是神力最強之處,也是怨氣最重之處。白楊林被毀,原先壓製對衝的怨念濁氣一下子釋放開來,玉端山神氣外泄,將再一次撼動三界。
“嘖嘖,整個村一夜之間就消失了,你說這什麼事嘛!要不是我親眼看見,說出來都不會相信的。”
“你親眼看見了?連屍骨都沒了?”
“謔,別說屍骨了,房子都沒啦,按說被燒也該有留下痕跡,但是沒有!”說話的人一板一眼,像是真的目睹過,“沒有,什麼也沒有喂。”
抓捕凶手的公文榜前,一片唏噓。有目擊者若能提供信息,賞一百金。可惜,全城無人目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