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根本原因:開辟中國市場,傾銷工業品,掠奪工業原料。
虎門銷煙:1839年6月3日至25日,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鬥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誌。
南京條約的簽訂:1842年八月,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主要內容有: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殷商進出口貨物應納稅款,必須經過雙方協議。
1843年英國又強迫清政府簽訂虎門條約,
鴉片戰爭改變了中國曆史發展的進程,中國獨立主權的完整性遭到破壞,自然經濟遭到破壞,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原因主觀:清王朝的腐朽統治。
根本:腐朽的封建製度無法戰勝先進的資本主義製度。
啟示:落後就要挨打,發展才能自強。
第二次鴉片戰爭:
分別以亞羅號事件、馬神甫事件為借口。1858年,清政府與俄美英法四國簽訂了天津條約。外國公使進駐北京,增開漢口南京等十處為通商口岸,外國商船和軍艦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權。
中英北京條約,增開天津為商埠。
[火燒圓明園]
俄國侵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共割據了中國東北和西北15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洪秀全1843年創立拜上帝會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發動武裝起義,建號太平天國,起義軍稱“太平軍”
不久,洪秀全稱天王。
楊秀清為東王,蕭朝貴為西王,馮雲山為南王。
攻占南京,將南京改名為天津作為都城。
頒布了天朝田畝製度。
內容:不按男女,按人口和年齡平均分配土地。
建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處不飽滿的理想社會。
它反映了千百年來農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強烈願望,對於發動和鼓舞廣大民眾起來參加反封建鬥爭起了積極的作用。
1853年北伐、西征,1864年天津陷落,天津事變使太平天國由盛轉衰。
太平天國起義是中國曆史上規模最宏大的一次農民戰爭。他沉重的打擊了清朝的統治和外國侵略勢力、譜寫了中國近代史上壯烈的一章。
失敗原因:
一沒有科學的革命理論
二統治階級內部的爭權奪利
三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夾擊
洋務運動和邊疆危機:
目的:主張利用西方先進技術,強兵富國,維護清王朝的統治。
代表:王奕訴,地方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人為代表。
從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掀起了一場旨在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
洋務派以自強為口號,先後創辦了江南機器製造總局、福州船政局等
開辦一些近代民用企業,比較重要的有輪船招商局、開平煤礦,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
洋務運動是中國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運動。中國近代化的軍事工業、民用工業等逐漸發展起來,在客觀上促進了中華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但由於洋務運動的根本目的是維護和鞏固清政府的統治,再加上其內部的腐朽和外國勢力的擠壓,它沒有使中國走向富強的道路。
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九月平壤戰役左富貴犧牲,葉誌超棄城逃跑被稱為逃跑將軍。黃海戰役:鄧世昌“吉野號”犧牲,李鴻章命令艦隊躲進威海衛軍港,不許出海迎敵日軍趁機奪取了製海權。徐邦道,旅順大屠殺,殺害了兩萬多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