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林府裝瘋與寧兒有關,那麼下一個可能會死的便可能是寧兒。
所以,假設林富是凶手的情況下,下一個遇害的是林宣父子與寧兒的可能性較大,二者相比林宣父子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假設林富是真瘋,且他的瘋與寧兒有關,那麼寧兒與這林府中其他人相互勾結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而與寧兒勾結之人可能是林宣父子,也可能是林寰母女,若是林寰母女,那麼下一個要除去的便是林宣父子。
若是寧兒與林宣父子勾結,那他們的下一個目標很有可能是林富和林寶言父女二人。
假設凶手是林宣父子,他們並未其他人勾結,那麼他們的下一個目標最有可能便是林富、林寶言和寧兒其中一個。
最後,假設看上去與世無爭的林寰母女是凶手,她們接下來的殺人順序應該是林宣父子在前,林富一家在後。
而無論那一方是真凶,他們都會選擇將林青言留在最後。
所以,隻要下一個遇害者出現,那麼凶手的指向性便會更加明朗一些。
當然,以上都是在排除了最暗黑的一個可能性——林青言是凶手這個前提下做出的推理。
因為,實在想不出林青言有什麼理由會毒殺自己的母親,而孫易與小桃被殺的時候她又都與公孫策在一起。除非她又分身之術,否則這根本就不可能。
雖說遇害的人越多,凶手的身份便越明顯,可是,你就這麼等著林家人一個接一個死去是不是太不講究了。
於是,公孫策便又將林家人聚在大廳,提出希望大家搬到同一處院子居住,這樣大家可以相互監督,而凶手下手殺人的難度係數也會同樣增加。
每一處院子分別有九間臥房,林家的所有主子們加上公孫策剛好九個人,每人住一間都剛好夠用。
對此,林宣第一個表示反對。
“我不同意,你說搬到一起可以相互監督,那同樣有可能離凶手更近了,豈不是更方便凶手動手殺人。”
如此簡單的問題公孫策自然不會沒有想過,隻是,如果凶手注定要殺人,那離得遠些與近些並無區別。
而住在同一個院子裏,無論誰是凶手,他在行凶的時候暴露的可能性都會更大些。
可是,不管公孫策如何解釋,那林宣就是堅持不同意這個主意。
額,在推理故事裏這種拒絕合群的人往往死的較早,這個故事裏會不會也是如此呢,大家拭目以待吧。
見林家人似乎信不過自己,公孫策又跟其他人介紹展昭和上官淩靜二人。
“這位展昭少俠,這位是上官姑娘,他二人都是武功高強的大俠,若大家同意搬到同一處院子,我會讓他們二位負責保護大家。”
聽到公孫策口中的保護,林寶言不禁開口嗆聲道。
“保護我們,公孫大哥,保護的了一時,保護的了一世嗎,難不成你要讓這位展少俠和上官姑娘不眠不休一直為我們做護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