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恩海刺洋身殞命,神機營裏暗潮生(1 / 1)

故事發生在1983年魯西南一個偏僻的村莊,村莊叫陸家堡,陸家堡是戶戶土坯房,家家漏雨牆,糊滿紙的窗戶在風中發出恐怖的聲音,幼小的兒童在被窩裏蜷縮著身體,瑟瑟發抖。……全村600戶農民,除了孩子,每個村民滿臉橫壑,老氣橫秋,補丁烙滿衣裳,吃的是玉米拌高粱,鹹菜枕黃粱。當時的村民困苦到極點,耕地靠牛,澆地用壓水井抽出地下水,裝到大的塑料袋裏,用地排車拉到地裏澆灌莊稼。來來回回,往複不斷,那個時代的人民,困苦,艱難,貧窮,饑餓如影隨形,循環不斷。就因為一輩傳一輩的責任,用他們的心血,養活著幼小的兒孫,贍養著年邁的雙親。他們朝飲薄露,暮眠晨昏,混沌不堪的現實,壓抑的他們透不過氣來,但是他們明白這是時代賦予他們的責任,他們應該擔負起來,無論赴湯蹈火,還是粉身碎骨,他們必須肩扛日月,俯首大地,土坑裏刨食養活一家子。

陸家堡有戶人家,戶主叫陸守忠。他這年39歲,39歲的陸守忠,滿臉滄桑,頭須皆白,漸顯佝僂的身軀仿佛屈服命運的安排,無可奈何的做了命運的奴仆,頭頂上虛無縹緲的王仿佛永遠不可僭越,主宰著他的一切。善良、淳樸、勤勞的他卻有強烈的自尊,固執的性格幾頭牛都拉不回來。原生家庭雖然不是一個人性格培養決定因素,卻是一個人成長發展至關重要的因素。

第一章

恩海刺洋身殞命,神機營機暗潮生

晚清時期,滿清政府長期羸弱,腐敗已深入根基,又經林則徐虎門銷煙,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和利益,英國政府為了維護本國商人的利益,決定用堅船利炮打開中國的大門,林則徐的虎門銷煙由此成為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直接原因,第一次鴉片戰爭擊碎了滿清政府天朝上國的幻想,也打破了滿清政府閉關鎖國的長期國策,尤其1851年由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韋昌輝、石達開等組成的領導集團從廣西金田村率先發起的反對清朝封建統治和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的農民起義,沉重打擊了滿清王朝的腐朽統治,把滿清王朝推向了搖搖欲墜,風雨飄搖的境地。此後西方列強趁機紛紛侵入中國,燒殺搶掠,最終爆發了聲勢浩大的義和團運動。義和團以“扶清滅洋”為口號,燒教堂,殺洋人,西方列強以此為借口,在1900年5月28日,八國聯軍悍然武裝侵華,6月19日,慈禧下詔要求各國公使在24小時之內離開北京。

6月20日,德國駐華公使克林德與翻譯柯達士驕橫坐轎行至北京東單牌樓附近,正遇在此駐防巡邏的恩海等人。恩海射殺了克林德,射傷柯達士。

後來經日本偵探,乃恩海所為,不久就逮捕了恩海。

後於農曆十一月初十(12月31日)在東單牌樓克林德身亡之處鬧市被處斬。

處刑前,恩海麵含微笑大義凜然對圍觀群眾大聲說道:“是我殺了克林德,此人凶殘成性,肆意殺害我同胞,不管什麼人隻要在中國土地上耀武揚威,我四萬萬同胞總有不怕死的人站出來迎頭痛擊!今天我死了,還有千千萬萬個恩海站出來,犯我中華者,我們必將逐異酋於國門之外”,恩海說完慷慨就義,圍觀的群眾哭聲震天,“屈辱,不甘”火種深藏每個人的心間,這種星星之火,定可燎原。

恩海慷慨就義後,神機營的弟兄們,悲痛欲絕,義憤填膺。特別是大隊長莽爾泰召集神機營可靠的弟兄在京城聚賢樓擺了一桌酒席宴請大家,幾杯酒下肚,莽爾泰滿含熱淚怒目圓睜的說:“我等七尺男兒,投身軍旅,本想報效國家,奈何朝廷腐敗無能,洋人驕橫,肆意殺戮我華夏子民,這樣的朝廷我們何必為它賣命?恩將軍待我等不薄,提攜有加,他一腔熱血,殺身成仁,必將青史留名!隻是可憐一家老小將以何饗?”神機營的兄弟們聽後個個痛哭流涕,摩拳擦掌,欲為恩將軍報仇雪恨。二隊長阿海怒擲酒杯,憤怒的說:“大哥說的對,這個狗朝廷我們不為他賣命了,不如我們從神機營盜些軍火,嘯聚山林,殺洋人,反出紫禁城?”莽爾泰沉默片刻輕聲道:“如今清庭死而不僵,尚有重兵擁蠆,我等不可貿然行事,須徐徐圖之,眼下最為緊急的是如何安排恩將軍孤兒寡母,為恩將軍留下一支獨苗,將軍忠靈不滅,浩氣長存,我等須護其兒孫周全以告慰將軍在天之靈。”莽爾泰說完,眾人皆無妥善之計。突然阿海(陸滄海)站起來拍著胸脯說:“大丈夫死則死矣,舍生取義,護忠良之後周全,某願一力承擔!某鄉下遠離京畿,地處偏僻,官府兵力防守薄弱,某護送恩將軍後人隱名換姓,扶養他長大成人。眾位兄弟隱身朝堂,以待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