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家農戶,主人被稱為當地最慈善的人。每年都有許多窮人到他家做客,他每次都毫不吝嗇地捐獻錢財。
這位農戶主人有一塊很大的農田,農田為他帶來了豐厚的收益。可是有一年,當地遭到了風暴的襲擊,所有的農田和果園都受到破壞,全部牲畜都死光了。
這時,農戶的債主蜂擁而至,把他剩餘的所有財產幾乎都扣押了,隻剩下一小塊土地。農戶主人毫不在乎地說:“這是神賦予的東西,又被神奪回去了,還有什麼可說的呢?”
他泰然處之,並沒有一絲一毫的怨言。
這一年,窮人們像往年一樣,又到了他家,見此情景,窮人們都對他表示同情,也無意再請他捐獻。可這位農戶的女主人卻說:“我們每年為學校、教堂、窮人和老人捐款,今年卻拿不出錢來,實在過意不去。”
農戶夫婦商量了一番,便決定把最後剩下的那塊土地賣掉一半,捐給窮人。窮人們吃驚之餘自然是感激不盡。
有一天,農戶的主人在剩下的半塊土地上犁地,突然被一個東西絆了一下,他仔細察看,發現絆自己的是塊寶石。他把寶石賣掉後,又過上了先前的富裕生活。
第二年,窮人們又來到農戶家,以為農夫還和原來一樣。可有人告訴他們:“農戶夫婦已搬入新居了,前麵那所高大的房子,就是他的新家。”
窮人們走進大房子,農戶主人高興地把自己拾到寶石的事向窮人們說了一遍,並感慨道:“隻要樂於行善,必定有好報,這就是捐獻的利潤。”
生活中一直流傳著這樣一段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的確如此,上天是不會錯待任何人的,對於樂於行善的人,它總會給予厚愛。
【感悟人生哲理】
把慷慨解囊作為一種義務,同時又使接受幫助的人不失尊嚴,有利於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互助共進,有利於社會的和諧穩定,也是為人處事的一種大的智慧。要記住:多做善事總沒有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