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沉寂後,他古怪地笑出聲來,“明煙,還記得我和你說過,慕容眉失敗的原因嗎?是敗於沒有算透人心。你說我為什麼要以十三萬大軍對抗朝廷?是因為我不肯交出權力。
朝廷敗給我一次,不代表小皇帝就此甘願坐視我的強大。等小皇帝變成大皇帝,他身邊的佞臣都一一鏟除之後,他必然要拿我開刀的。”
姬明煙忽然不作聲了。
自他被弟弟阿俊射傷之後,她總是很小心地保護著兩個人心中那條看不見的傷口,一再地告誡自己,也告誡他,不要提及過去的不愉快,更不要讓過去的事情成為橫亙在他們中間的巨石。
她總希望,如果他真的愛她,或許她可以改變他的一些想法,那麼怒江之戰所造成的諸多悲劇,便不會重演。
可是今天軒轅策對她說的這番實話無疑是告訴她,他雖然在情字上幼稚,但是在官場中,她的幼稚更勝一籌。
她憑什麼堅信自已可以修補軒轅策和朝廷間的傷口?那付出千百條性命為代價的結果,真的可以靠她一人之力扭轉乾坤嗎?
她突然的沉默讓軒轅策意識到,自己不該這麼早就將這些話說了出來,心中很是後悔。
懊不容易終於兩個人走到這樣親密的地步,何必把現實血淋淋地撕開給她看?
於是,他又連忙改口道:“不過事情總是走一步再說一步,誰知道以後又會怎樣?說不定我幫小皇帝扳倒季道遠之後,他感念我護國有功,反而重賞我一番,封我個護國王之類的……”
姬明煙淡然地看他一眼,“也許吧,誰知道呢?”這幾個字說得淡如水,顯然也不是她的真心話。
此時連建澄忽然在外麵敲了敲窗子,“王爺,有客來訪。”
“若是季道遠,就說我不見。”這兩日季道遠總是想找機會和他拉近關係,軒轅策厭煩這個人,也懶得和他做戲扮親熱。
連建澄在外麵小聲說道:“不是季道遠,是一大一小兩個人。大的三十多歲,像是個高手。小的十一、二歲,自稱是季道遠的親戚。”
屋內的兩人同時一驚一該不會是……小皇帝吧?
來人果然是趙念康,他笑咪咪地負手而立,很有副小皇帝的氣派,見到兩人便說:“我又來煩你們了。”
“這裏可沒有你喜歡吃的年糕。”不知道這位小皇帝今天又打著什麼算盤?但是他敢隻身來到自己的王府,就說明他有些膽色,這一點,倒是很值得人敬重。
畢竟在同齡的孩子中,沒有誰像趙念康這樣,年紀小小,卻要承擔如此重的貴任和義務,學著去做個一國之君,而他的道路上又有著這麼多的荊棘和不平坦,即使如此,這孩子看上去卻總是這麼樂觀,沒有頹廢和快“。
對於趙氏皇朝來說,這應該是一樁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