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3章 實名認證(1 / 2)

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心理學家米爾格蘭姆設計了一個連鎖信件實驗。他寫了許多封給波士頓某個股票經紀人的信,然後把這些信隨機分發給不同城市的居民,讓他們把信轉交給目標,結果這些信件大部分都到了這麼股票經紀人手中,每封信平均經手次數隻有6.2次。

於是,米爾格蘭姆提出六度分割理論,認為世界上任意兩個人之間,最多需要六個人就能建立聯係。

後來,一家德國報紙接受一項挑戰,幫法蘭克福一位土耳其烤肉店老板,找到他和他最喜歡的影星馬龍·白蘭度的關聯。經過幾個月後,報社員工發現,烤肉店老板是伊拉克移民,他有個朋友住在加州,這個朋友的同事有個女朋友,與電影《這個男人有點色》的製作人的女兒是結拜姐妹,而白蘭度主演了這部片子。這樣一來,烤肉店老板和白蘭度隻經過不超過六個人的私交,就建立了人脈關係。

以上就是六度分割理論的由來與實例。

唐意對姚安的推廣方式不滿意,是認為他沒有發揮出這個理論的優勢;姚安的辯解則認為按照六度分割理論,人人網隻能依靠口碑營銷,而口碑營銷見笑太慢,不能滿足網絡時代的需要。

為此,他還苦口婆心地對唐意勸道:“唐總,我也知道依靠口碑傳播,網站的基礎會更牢,但網絡時代一切以速度取勝,隻要你比別人跑得慢,就會被淘汰!我重視廣告和炒作,不是因為急功近利,而是因為擔心我們的SNS概念會被其他網站剽竊,這種東西可是沒有版權保護的!”

“這個你不用擔心,一方麵,網絡時代的口碑與以往完全不一樣,其產生效果的速度並不比廣告慢;另一方麵,我們隻要照著自己的計劃一步步走下去,就不怕任何人模仿,我們隻有被別人模仿的份,沒有被別人超越的可能。”唐意信誓旦旦地強調。

的確,有誰模仿能模仿過他?

“我不是說口碑營銷不好,我是想通過廣告和炒作,加快推廣的速度。即使口碑傳播很快,加上廣告和炒作也不是壞事吧?”姚安換了一種說法進行辯解。

“你說得很對,但廣告和炒作計劃需要修正一下。先說事件營銷和話題營銷,博客網站炒作出了木子妹這樣的網絡紅人,引得許多網站效仿,我承認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推廣捷徑,未來靠炒作上位的網絡紅人絕不止木子妹一個。但還是那句話,SNS不是普通的網站,人人網是一個開發、平等的平台,它的核心是會員,隻有將尊重會員當做網站的原則與底線,會員才會把網站當成自己的家,樂意在上麵分享生活中的點滴。”

為了讓姚安明白並同意自己的想法,唐意顧不得對方的麵子,幹脆說個透亮:“再來看線上活動,我記得和你說過,人人網的定位是大眾社交平台,既然是一個平台,它就應該少參與到會員之間,我們要做的是完善功能,增加平台的趣味性,而不是直接生產內容,人人網的內容全部由會員提供,包括活動也是由會員自發組織。如果我們出麵組織活動,很可能會使網站帶有某種傾向性,進而喪失中立性和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