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加快招收速度,蘇如龍又另外在城西,城東,城南,城北開了四個招收部。
雖然隻是緩解了招收人員的壓力,但來此報名的人,還是絡繹不絕。
要說城裏最忙的,莫過於廣宇城知府王賢德,義州城知府李啟才,錦州城知府周公斯了。
自從,每日每夜的人加入招收的行當裏麵。
民以食為天,任何時候,百姓隻要有一口的,誰還沒事到處造反啊!
王賢德帶著對種田經驗十足的人,每天到處勘察地形,哪些地方適合種田,哪些地方適合種菜。
勘察完畢後,如果這片土地上方是樹,那就全部砍了,施上人造的肥料。
(簡易版的,畜生糞,特定的木炭,少量的鐵礦石元素結合起來,灑在地上,可以使土地更加的肥沃,能夠起到增產的作用。)
至於研究如何讓種子增產,這是個長久之戰的問題。
但也把這個重要的消息,讓王賢德在種田的人才中,進行篩選。
至於李啟才,也不輕鬆多少。
蘇如龍專門在城內,造了一個大型的鐵匠庫。
在這裏麵,可以進行鐵礦石的提煉,鋼鐵的產生,民用鐵具,都出自這個鐵匠部。
周公斯,利用他的長處,上過戰場,訓練新兵,在適合不過了。
任何時候,下一代的教育,都不可停止。
關於教學,紡織等其他方麵,全部交於諸葛亮,讓他統籌。
蘇如龍本人,緊抓工業科技一方麵。
為了尋找這樣的人才,蘇如龍高薪吸引,隻要曾經接觸過,紅夷火炮,槍支的製造,都可以在官府處報名。
不僅高薪吸引,哪怕你單身,沒房子,吃了上頓沒下頓,全部交於官府解決。
說白了,你隻要全身心的研究,其他事,都好說。
科研人才,怎麼能為平常的小事,浪費自己的時間。
就應該,日日夜夜研究,造出高效率,高攻速,破壞力巨大的殺傷性武器。
蘇如龍特意在城外,造出兩個大圍牆,裏麵的空間巨大。
一個,專門進行火炮,炮彈,槍支彈藥的研究。
另外一個,進行石油的提煉,把裏麵的每一個元素,都給提煉出來,把他徹底的利用到民生。
這兩個地方,蘇如龍稱它為“軍火部。”
雖然說,四個城池全部加起來,銀兩應該不少。
但用了這麼多人力,未來肯定是不夠。
為了長久,能進行大買賣的聲音當然是不能停。
專門在海邊,設立多個造鹽處,不停地生產海鹽。
為了增產,找人到處尋找鹽礦,在陸地上同步進行鹽礦的提煉。
這樣,保證巨大的生產力前提下,生產出來的食用鹽,簡直是用之不盡。
不僅賣給商人,還會通過韃靼,甚至是清軍,隻要給銀子,都會考慮把鹽賣給對方。
望著庫房裏,銀子不僅沒有減少,還有增加的現象。
蘇如龍做夢都能笑醒。
但是,這樣的日子,還沒持續半個月,就被一道消息,給氣壞了。
“什麼?京城來人?要把三位知府,帶回京城審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