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噩耗傳來(1 / 3)

“皇上,如今水患災害嚴重,南炎國除下京城以外,大部分地區正遭受洪水侵襲,地方縣區官員紛紛上報,請求朝廷撥款,援救貧苦百姓,修築加固堤壩,此事關乎民生大計,請皇上定奪。”工部尚書鏗鏘有力的聲音響徹整個大殿。

元慶帝端坐在寶座上麵色疲倦,眉頭緊鎖:“朕已在前些天呈上來的奏折中知曉天災,水利工程就交由工部,陳愛卿盡快下達命令,派出工部一些人手準備,戶部配合工部,隨時撥款賑災。”

“臣遵旨。”工部和戶部尚書齊聲回應道。

“若是無事便退朝吧。”元慶帝正揮袖起身離開,忽然門外來一個急促的聲音。 “報……”,很快便充斥著整個南炎朝堂。

這不由得讓站立在殿內大廳的各部官員們眼皮一跳,好像預示著不祥征兆。

隻見護軍統領衛紹急匆匆趕來金鑾殿而後跪在地上,神情淒然, 先是喊了聲:“微臣拜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話語中帶著喘息聲, 一張黑黝黝的臉被漲得通紅。

元慶帝一臉嚴肅,並未開口,隻等著衛紹下麵要上奏的話。

衛紹猶豫片刻,將實情告知:“請皇上恕罪,微臣實在是有緊急之事,才不得已不經宣見闖入大殿,驚擾了皇上與各位大人。”

“看得出來事態嚴峻,朕不追究你魯莽衝動之責,衛統領還是說說所為何事。”

“就在一刻鍾前,微臣收到了一名小將十萬火急的信,信上寫著北境近一個月戰況。”衛紹說完將信掏了出來。

一旁的李公公走到他跟前,接過信封呈給元慶帝。

“就在半月前的最後一戰,南疆軍使出奸計, 我軍損失慘重,是慕容將軍和楊將軍眾將士誓死抵抗,才保衛住了北境疆土,將南疆趕出了南炎。”

“但楊將軍和他帶領下的將士們中了南疆軍下的蠱毒,軍醫們都束手無策,很多將士沒能挺過,當場死亡。楊將軍還撐了三日,最終還是沒能活下來。”

堂上聽完衛紹的講述,一片嘩然,大家深感痛心,南炎失去了一名得力的幹將,這是國之損失。

禮部尚書整理好著裝,收拾好心情,首先站了出來,沉聲道:“皇上, 眼下最要緊的是先安撫楊淩將軍府中家人和京城百姓,等楊將軍的遺體護送回國公府後,風光大葬。 ”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元慶帝長歎一口氣,周身散發出疏離寒冷的氣息,俊美的臉龐透著絲絲陰沉,他看向金鑾殿外,仿佛若有所思,過了一會才道:“也好,隻能如此了,葬禮之事就由禮部處理,朕會擬寫一道聖旨,追封楊將軍,無事退朝吧。”皇帝扶額從龍椅上下來,朝內殿走去。

各位官員紛紛散去,帶著憂愁的情緒離開。

在去往宮門的的路上,幾位大人不免閑聊了起來。

“沒想到,這南疆竟然使用毒計,利用蠱毒對付南炎。”工部侍郎有些咬牙切齒地控訴道。

和他並排而行的另一名官員附和道:“這蠱毒危害極大,對於南疆來說,卻是極其有利,使用起來絕不會拖遝,一招製敵,南炎一時半會還真招架不住。”

“當年,南疆也是用同樣的招數,破壞了大秦和南炎的關係,還險些讓皇上......”

話還未說完,便被陳大人給堵了回去:“伍大人,當年那場大戰已經過去六年有餘,如今南炎國泰民安,萬不能再提及當年了。”

伍大人老臉一紅,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陳大人所言在理,是我思慮不周了。”

兩人不再有對話,倒是默契地對視一眼,同步看向一旁始終沉默不言的戶部尚書江殊豫。

“江大人在想什麼?”伍大人看著滿臉嚴肅,沉浸在思考中的江大人,出聲問道。

“江大人莫不是在為令嬡的婚事擔憂?”陳大人一語中的,讓江殊豫收回了思緒,回應他的話。

江殊豫隻是輕微點了點頭:“楊將軍少年英雄,隨慕容將軍征戰沙場,我的女兒能與他喜結良緣,有個好歸宿,是她的福氣。”

為官二十載,江殊豫與身旁的兩位大人在仕途中惺惺相惜,相互間也非常信任,故而陳大人能從他的臉色中看出他所憂之事,江殊豫也能將心底事全部說出,想尋找萬全之策。

陳大人聽完也瞬間明白了他話中之意,他稍稍捋了捋胡須,若有所思:“姻緣之事,向來強求不得,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

“這或許是他二人命中注定的劫數,渝之你也不要太過憂心。”

江殊豫久久未能舒展眉頭,一時理不清思緒,更何況涉及感情之事:“秋兒才在前幾個月與楊將軍定下婚約,我母親本是極力反對,再加上江家和國公府向來不對付,奈何秋兒的性子太過執拗,這樁婚事也費了一番波折,最後終於定下。”

陳大人接了他的話:“可誰曾想,楊將軍為國捐軀。”

“世事無常,誰也不希望一個人人敬仰的大將軍就此犧牲,但他還留在我們心中。老夫相信,秋兒這般懂事,定會理解的。”

“你啊,就是一碰上秋兒的事才會如此緊張,亂了方寸。”許久不吭聲的伍大人突然插進他們的話題。

“順其自然便好,我們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江殊豫也認同他的話,如果不是十年前那件事,她也不會......

陳大人見他還未回過神,就硬拉著他加快了腳步:“咱們啊,沒時間在想這些事了,想想該如何分配賑災銀吧!”

————

一天的日子很快便結束,日暮時分,晚霞傾瀉而下,橘紅色的夕陽光彩照人,引得路人駐足停留。

在平義堂看病問診一天的江秋白收拾好她的醫箱,準備回尚書府,她在屏風後換好衣裳,出來時便和平義堂的小廝卓然打了個照麵。

“小白姑娘,要回家了?”小廝卓然關切地問候了一句, 帶著麵紗的她以淺笑回應,輕點了頭。

“天色不早了,醫館中也沒多少病人了,我家離得遠,就先走了,還要辛苦你多照看些。”

輕柔禮貌的聲音聽著,令人舒服,卓然也高興地答應道:“小白姑娘就放心地交給我吧。”

江秋白也沒再說話,對他點了點頭便向門外街道走去。

和她的兩個貼身侍女青梧與春夏出了醫館的門,慢悠悠地走在熱鬧的民和街, 此時的她已經將麵紗摘掉了,露出令人驚豔的小臉,白皙的皮膚, 骨相極好,五官精致,再加上她今日抹了點胭脂水粉在臉上,麵容更是完美無缺, 美麗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