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早川文庫JA的忠實讀者們,好久不見。大家久等了,還請原諒。還有同時買了第一、二冊的新讀者,真心感謝你們。

我是Carlo Zen。順利寫完《燒鳥2》,我感覺身體被掏空了,現在正恍惚地敲著鍵盤。

回頭看後記,我想起了以前的自己,自信爆棚,橫衝直撞。但自己寫下的東西留下來了,就不能當它不存在。每每翻看,我都感慨萬千……有些羞恥,又有些羨慕那個意氣風發的自己。自己嫉妒自己,我究竟是正常人呢,還是自戀狂呢?

現在想想,寫作時毫不猶豫是我的強項,當然,這也會導致行文疏漏,是個大毛病。或者,這隻是一種自大,因為聽到讀者說我的文字很親切,我就膨脹了。

也可能是因為我是網絡寫手出身。因為這一點,我最近一直在煩惱。

我很想,非常想,非常渴望聆聽各位讀者的感想!

各位看了《燒鳥2》,有什麼感想呢?

老實說,我心裏忐忑得很……不知道能不能聽到大家的感想。我在深夜裏放鬆神經,暢所欲言的時候,(我也是很在意銷量的)大家的感想是最能給我寫下去的動力的,如果看了大家的留言,我能獲得燒好這個“燒鳥”的熱情那就太好了。

另外,在這裏我還要做一件不擅長的事,雖然有些丟人,但我要向大家道個歉。

在《燒鳥1》的後記裏,我寫道“在很多人看來

,《燒鳥》的主人公明是個背景和腦回路都很怪異的角色”,當時我並沒有多想。

現在看來,這話寫得太欠考慮了。

一開始寫《燒鳥》的時候,我是從“一次性士兵”這個點開始構思的,後麵又加上了士兵們被榨幹後被拋棄的憤怒。

我是作者,如果明這個角色體現了我的一部分構想就最好了。

但是,那本書上架之後,我老愛上網搜自己的消息……那時,我看到了一些感想,說自己和明有同樣的感受。

其中,也有人質疑地問:“明怪異嗎?”

措辭是很要緊的。那一刻我才反應過來,我恰恰就是在措辭上犯了錯。

我還以為自己給讀者設定好了解讀方式,真是大錯特錯。

我是以讀者感想為參考來創作的。以餐館來說,我就是為了讓熟客滿意而各種折騰的頑固大叔。

我隻按自己的喜好決定了“明”這個角色的品嚐方式,直到隨意進店的客人提醒我要讓他們自己品嚐,我才發現自己完全陷進了自以為是的陷阱裏。我太大意了,得好好麵壁。

故事脫胎於作者的手,之後被怎麼咀嚼、品味都是讀者的事。語文考試裏會有問作者當時心情的設問,但故事的讀法並沒有所謂的正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