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措手不及之心,隻來得及拉住一角太傅衣襟,卻因為太傅用力過猛,還是讓那一角救命的衣襟從自己手裏滑過。
好在就是這一角衣襟的緩和,雖然太傅還是撞了過去,撞的頭破血流,撞得人事不知,但卻沒有當場撞死。
皇上整個人都虛了,癱坐下來,回想著太傅那一副視死如歸的眼神,想到太傅對大名將來的擔憂,想到太傅跟自己女子的水火不容,皇上慘笑。
“來人,將太傅送回,即刻送走太傅,太傅年歲已高,不慎撞倒在地,著太傅帶宮內禦醫回太傅老家養傷,太傅家中除了李邦文留下,其餘皆陪太傅養傷。”
另外,皇上還讓禦醫帶著不少貴重藥材,還特意將太傅兒子李邦文升職,儼然有頂替他父親的意思。
皇上知道不能留太傅在京了,再留下去太傅跟秀秀兩人必有一死,要解除死結的根本關鍵是自己要盡早生下兒子,太傅才不會如此執拗的擔心大名的江山繼承。
自己何嚐不擔心,自己已經很明白這件事的迫切跟重要,所以才會如此恩寵那些女子,就是希望能早日生出兒子,可惜的是,最近自己身體經常感到力不從心,已經在禦醫的調理下,慢慢好點了。
不過,太傅說的也不無道理,秀秀一向小氣,見到自己跟其他女子歡好,心裏還是不會舒服的,雖然會答應自己不會傷害她們,等她們生出孩子,但也不能不做防範。
皇上甚至也想到了那個傻子即將要結婚,隻要結婚,就可能會生出兒子,這對於自己來說,絕對不行。
太傅在昏迷之中就被皇上派人將其全家人除了李邦文之外的所有人都送回了太傅老家,臨州。
臨州跟京城靠的還是很近的,一天的水路就能到達,還是一個比較富裕的省城。
太傅因病被送走,李邦文被強行提高到他父親的高度,頓時引起朝臣震蕩。更是引起廣泛猜測。
李邦文拿著爹留下的遺書,知道了事情的根本原因,就是爹這一次是抱著必死之心去勸諫皇上誅殺鄭貴妃,父親如今的傷勢,應該是父親自己死諫撞的。
皇上沒有責怪父親,更沒有跟任何人說出實情,這是在保護自己全家,而皇上更是為了保持父親的地位,硬是將自己提上替補父親平日的幫皇上批閱奏折。
自己有自知之明,自己並不能真正做到跟父親一樣,對這些細如牛毛的朝事做到進退有序,自己似乎能感覺到皇上是在安撫自己父親,安撫跟隨父親的那一眾老臣。
但也有安撫不住的,左相就安撫不住了,他似乎猜測了大概,推敲出來,自己的老夥伴這是死諫去了,卻依舊沒有成功誅殺那個妖婦,大名真的要完了。
想到榮王對自己的討好,利誘。左相重重歎口氣,罷了,與其如此被動,不如主動跟榮王合謀,早日誅殺鄭家才是正途,皇上既然如此執迷不悟,自己也不必步太傅後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