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年豬,是東北農村迎接新年的一種重要方式。殺年豬一般在農曆的臘月,一年中最冷的時候,也是“年”的到來的序幕。一過了臘月初八農村開始殺年豬,年味開始蔓延。誰家要殺豬,頭一天要和鄰居們打招呼,第二天天還沒亮鄰居們就都去幫忙,三五個男人們一邊抽著煙一起把豬按倒,用繩子把蹄子捆起來,豬其實是聰明的動物,明白了自己危險的處境,在拚命掙紮中發出衝破雲霄的尖叫,等把豬抬起側躺著放到專用的長案上,奇怪的是大多數豬不再那麼嘶吼,倒像是交代後事一般哼哼唧唧,可能也是知道掙紮沒用了,認命吧。這時候主角殺豬匠嘴裏叼著香煙出場,係著皮圍裙,戴著皮袖套,穿著高腰靴,帶著膠皮手套,邁著傲慢的步伐走過來,如同俠客出江湖。當時殺豬的報酬一般是一塊豬肉,殺豬匠從來不缺肉吃,因此大多數殺豬匠都是身高體壯、滿臉橫肉,小孩見了都嚇得不敢吱聲。這時會有準備好的大盆拿來,放在豬頭部的下方,準備接豬血。放豬血講究一刀致命,這對殺豬匠的刀法有很高的要求。專業的殺豬匠一般先用破布把豬的眼睛蒙上,然後抽出柳葉尖刀幹淨利索地直接插進豬的大動脈,如剖丁解牛、老翁賣油,輕車熟路。等把血放幹淨以後,會在接近豬蹄子附近割一個小口,然後用一個長長的細鐵棒插進去,而且要左右扭動,目的是把皮和肉分離,這時候考驗肺活量的時候到了,殺豬匠直接用嘴往裏吹氣,吹累了旁邊人接著吹,直到把豬肚子吹的像皮球一樣鼓起來,才把豬抬到已經燒開水的大鍋上麵,澆上開水用鐵刮子褪豬毛,褪完毛殺豬匠刀斧並用對豬進行分割,整個動作行雲流水。聽說有的人為了省事,用打氣筒往豬肚子裏打氣,結果豬肉都有一股膠皮味,因此傳統的殺豬就是靠嘴吹氣。這個時候有愛張羅的人把其他的活分配的井井有條,有灌血腸的、有洗豬大腸的、有燒火做飯的,根本不用主家操心,萬事俱備後燉上一大鍋殺豬菜,殺豬菜的主料是酸菜、血腸、豬的槽頭肉和粉條。一般在殺豬前一天晚上女鄰居就過來幫忙切酸菜,據說切酸菜和做鞋是檢驗一個姑娘家務活水平的兩道基礎題,酸菜切得細,鞋做得好,這個姑娘的家務活一定沒問題。吃殺豬菜好比辦事業,親戚和鄰居都全家過來吃,跟結婚辦喜事差不多一樣熱鬧,對於來不了的親戚,還要送點血腸、熟肉啥的,有的人家光這一頓就造進小半頭豬,家家如此,已經形成了當地的一種習俗。對東北小孩來說,盼望殺豬的另一個原因就是踢豬尿泡。殺豬的時候大人把豬尿泡洗淨吹大,孩子們就當球去踢,風裏來、土裏去,玩的不亦樂乎,直到最後把膀胱球踢破了才罷休,每個孩子的鞋和褲子都連油帶土的髒的不像樣,由於快過年了,大人們對孩子顯得特別寬容,幾乎不會因為這個打孩子,因此過年前後孩子們都難得的“放肆”幾天。跟著社會的發展,如今很多家庭過年都不殺豬了,養豬的人家也愈來愈少,目前東北有的鄉村還保留著傳統的殺豬方式。隨著微博、視頻行業的興起,還有的地方把傳統殺豬風俗包裝成商業表演,讓人看了總感覺有點味道不一樣了,大概這也是年味兒愈來愈淡的緣由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