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題---記(1 / 1)

秋意漸濃,閑來無事到植物園閑逛,金黃的樹葉讓秋天看起來不那麼蒼涼,在陽光的照耀下,透露出一股暖秋的味道。然而微涼的秋風陣陣襲來,黃葉飛舞,盤旋而下,仿佛對大樹的依依眷戀。“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望落葉而悲秋,歎人生而感傷。驀然想起一年前跟女兒誇下的海口:我也要寫一本小說,名字就叫“凡人老五”。女兒當時還調侃我說,“老五”這個稱謂很有江湖氣息,應該是穿著夏威夷衫,戴著金鏈子,大墨鏡、人字拖,“拳打南村敬老院、腳踢北屯幼兒園”。 我要寫的這個“凡人老五”顧名思義:老五,是在家中排行第五個孩子,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弟弟、妹妹,這是一個容易被忽略的角色,不是父母關注的重點,既不敢得罪哥哥姐姐,又不敢欺負弟弟妹妹,從小就形成了躲躲閃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性格,隨著無歲月的流逝,曾經的小五成了如今的老五。凡人,說的是大半生默默無聞,未有驚人業績,也無越規之舉,無幫無派、不枝不蔓,曾有“仰天大笑出門去”之夢想,卻無破釜沉舟、臥薪嚐膽之行為,“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如旅人生,一切隨風。古語雲:大隱隱於市,老五可堪稱“巨隱”,人生50餘載悄然而過,一直隱形於茫茫人海之中,引不起周邊人們的特別注意,無論是上學、工作、生活,本應該豐富多彩的人生讓老五過的很平淡無奇,默默前行,日漸消減著潛藏在心底本來就若有若無的雄心壯誌,歲月的痕跡就是那些不斷增添的皺紋和白發。從小到大,在任何一個群體裏老五既不顯得多餘,也不讓人們覺得不可或缺,與人為善,不與人為伴,無矛盾衝突,少知心好友。同學、朋友聚會很少參與,酒至半酣時往往會有人憶往昔崢嶸歲月,偶爾可能會說起老五這個人,回應的人隻會說這麼一句話:“咱們班是有這麼一個人,挺老實的,不愛說話”。對老五的描述戛然而止,再深的印象沒有了,如果再描述形象就清晰了,那就不是老五了。在這個世界上如果有的人可以忽略不計,那麼老五就是這個人;如果有的事可有可無,那就是老五所做的事。老五度過了一個平淡的童年,後來又體會著乏味的少年、迷茫的青年、庸碌的中年,正在走向無趣的老年。老五現在的人生目標:從現在開始,不畏將來,不悔過往,讓每一天都恬靜安寧,讓每一天都歲月靜好,可以高雅地老去,做一個不討人煩的老人。“老夫聊發少年狂”,今天開始要用這個“回憶的拐棍”戳一戳白開水般的生活,讓平靜的水麵蕩起幾圈漣漪,讓平凡人生增添那麼一絲的倔強和不甘。就水平而言,我把自己寫的東西定義為隨筆,不奢望把“老五”畫得很像,更不奢望寫出精品,最後無非是一堆生活的碎片,用時代做底色予以襯托,用時間做線條予以串聯。期望在絞盡腦汁回憶之時感受曾經溫暖、感動的瞬間,隻期望我的同齡人忍受煎熬看過之後會從中感受一絲熟悉的味道。五十而知天命,我們走了很多路,經曆過後才知道人生的意義在於追求內心的平靜和滿足,等再回頭時已經足滄海桑田。讓我們致敬永遠回不去、永遠忘不掉的過往,讓我們在“內卷和躺平”的困感中尋找心靈深處的慰藉。 於2023年10月28日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