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大地,四季如冬。
高空俯視,到處都是一片雪白,偶爾能看到凸起的雪白色半球。那高達數百米的半球形建築是人類最後的庇護所,雪塢。
八百年前,全球莫名出現無數空間蟲洞,伴隨蟲洞而來的是大量高達數百米的巨獸,這些巨獸刀槍不入,無懼水火,數量眾多,而且破壞性極強,即便使用炮彈也很難殺死。
於是人們研究出了高達數百米的巨型機甲,不過在麵對蟲洞傳送過來源源不斷的巨獸後還是有心無力。不過卻發現了巨獸的一個弱點,巨獸怕冷,於是幸存的人們都退縮在了南北極的極寒之地,並建造了雪塢用來抵禦寒冷。
經過八百年的發展,雪塢從最初的上百平方演變成了如今這數萬甚至數十萬平方,可容納數萬人的巨大城市形建築。
北極圈納亞灣附近直徑三千米的納亞雪塢在整個北極地區並不算大。
直徑三千米的納亞雪塢正中心的最高處可達三百米,雪塢內每隔五百米都會有一根粗壯的承重柱支撐著,其正中心更屹立著一根直徑三十六米的巨型承重柱。
承重柱的下方則是各種錯落有致建築物,街道樓房,學校,醫院,商業街等設施一應俱全。
雪塢內的半空中,建築物的上方,不時還能看到人形機器在半空中飛來飛去。那是身穿飛甲的人們在雪塢中飛行。
飛甲是機甲的縮小版,一台最小的機甲至少也有幾十米高,而一台飛甲則隻需要將人包裹在其中就行了,一般的飛甲的大小也就兩米多高,比正常人大一點。
雖然比機甲小,不過飛甲的作用卻不小,而且兩者間的價格也是天淵之別,普通人可能一輩子都買不起機甲的一個零件,在雪塢工作幾年卻能買得起一台飛甲。
飛甲可以用來趕路,在雪塢外也能抵禦寒冷,雪塢的維修,維護都需要用到飛甲,在北極飛甲是十分普遍的,就跟當初的汽車一樣。
雪塢中的飛甲維修店當然也非常的多。
納亞雪塢中心街道上的張克德飛甲維修店內,飛甲維修學徒馬力此刻正端坐在店內,看著店內擺著的飛甲零部件一臉黯然。
這飛鷹牌飛甲腳部引擎隻是輕微的磨損,不過內部能量輸送管接口有些許的能量泄露,這在馬力看來完全可以修好,黑心老板張克德卻是直接給客戶換了一個新的。
旁邊神鳥牌飛甲同樣隻是內部控製板一個電阻壞了,無良老板張克德也是直接給對方換了一個新控製麵板的。
明明可以用更小的成本給客戶維修好飛甲,卻要花大價錢給對方更換整套零部件。在馬力看來這完全是在坑客戶的錢,對於張克德的行為馬力是十分不恥的。
隨意在店內掃視了一眼,馬力注意到了旁邊的地麵上又多了一個手臂粗細的拆機引擎。
好奇心再次湧上馬力的心頭,馬力沒有絲毫猶豫,立馬走過去將這引擎撿了起來。
就在拿起的一瞬間,熟悉的畫麵再次出現在了馬力眼前:
引擎型號:pf-3450
推力:50kg
適用機型:飛鷹二代。
引擎葉片損壞,內缸破損。
···········
就在拿起的一瞬間,馬力便已經知道了這個引擎的所有信息。
這是個小型噴氣式引擎,也是飛甲上最常見的引擎。不過這個引擎葉片和內缸破壞,是很難維修了,即便修好了也很容易出故障。
馬力,今年十八歲,在這做學徒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了。
在當初接觸到飛甲後,馬力就發現自己有一個特殊的能力,隻要觸碰到一台飛甲,或者是飛甲的零部件,就能完全知道它的所有信息和並檢測出它的好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