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田小米!”
“死丫頭!”
隨著田家夫婦二人一聲高過一聲、一聲難聽過一聲的怒喝,左鄰右舍們紛紛知道:田小米這孩子要遭殃了!
不過說起來這孩子壓根也就沒享過什麼福,所以遭個殃啥的也就無所謂了,畢竟誰叫她降生在這樣的地方,又有那樣的遭遇呢?
田家村,這三個字乍一聽是個好山好水的好地方,閉上眼睛腦海裏就能浮現出連綿的田地,田間地頭莊稼豐收、果實累累。
可是往往,名字具有極強的欺騙性:田家村裏非但沒有半畝好田,甚至隻有一眼望不到邊的連綿起伏的山林,以及山腳下崎嶇不平的小塊黃土地。
這些小塊黃土地被最先落戶在田家村的村民們各自瓜分了,搭建起了一個個破敗的農家小院,拖兒帶女地紮下了根。這就造成了整個田家村壓根就沒有可以耕種的地方,讓村民們連麵朝黃土背朝天都成了一種奢望。
那平日裏他們都是靠什麼生存呢?
砍柴?不不不,從田家村走到最近的鎮上也得走兩天一夜的崎嶇山路,而且每個人能背的柴火有限,去一趟壓根賣不了幾個銅板。況且砍柴火費力氣,背柴火更費力氣,賺回來的還不夠吃的,壓根沒人願意幹這種粗活。
種地?更是沒可能,別說村裏就剩下走路的地了,就算還有些,就那黃不拉嘰、半分肥力都沒的地界,有收成都難!
打獵?田家村周圍都是大山,座座青翠欲滴,景色優美,山澗還有一條條清澈的溪流流淌著,供應著村民們的用水。
山腳下野花簇簇,一年四季應著景兒綻放,美麗極了。
但也不知道怎麼回事,附近山林裏麵別說大蟲、野豬了,就連山雞、野兔也從來都沒出現過,就連天空也沒鳥兒飛過的痕跡,還真的符合鳥都不拉屎的人設了。
絕大部分田家村的村民打出生到死也吃不上幾口肉,享受肉食隻能靠家裏辦白喜事或者做夢。
賣樹?所有的山林可都屬於官府,全部登記造冊,你敢偷砍一棵樹,官府能光明正大砍你一顆腦袋!
所以田家村當真是一個半點靠山也沒有,窮得叮當響的地方。
他們賴以生存的方式就是拚命地生兒育女,繁衍後代,挖野菜啥的饑一頓飽一頓地把他們拉扯大。然後等兒女們長大了就帶著走上兩天一夜的山路,送去鎮上的大戶人家做長工做丫環。
有點兒女心的都是簽的活契,畢竟孩子們從小到大連頓好飯都沒吃過。簽了死契的話可是連被主家打死都沒人管的,沒成家的孩子死了連祖墳都進不去,總不能讓孩子們就那樣拋屍荒野吧……
大不了,多生幾個就是了,一大家子省省也是餓不死的。等孩子們契約滿了,閨女嫁出去,兒媳婦娶進來,一出一進的,家裏的人口就又填補上了,香火也就這麼一輩輩地延續下去了。
當然了,也有狠心的爹娘,直接把女娃子給簽了死契。到時候能吃香喝辣一陣子不說,家裏兒子也能早點娶上媳婦,還能娶個比別家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