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錢從哪裏來(2 / 2)

當然,陳逍最終還是拿出了可行的方案。

第一個方案,陳逍將這筆錢,等分,分成一千份,然後利用瑞爾士銀行作為中轉,隨機發到全世界信用卡賬號尾數和自己一樣是7的一千個戶頭當中。

這樣分散利益,也就分散了風險。

陳逍差點就這麼幹了。

不過後來,他還是選擇了第二個方案。

他將原始積累的成本風投!

這聽起來對於一個駭客來說,有些不可思議,因為你如果可以直接搶劫一家銀行的話,你為什麼還要費那個神去隔壁的證券公司,把錢買進不靠譜的股票?

瘋狂的賭徒或許會那麼幹,但可惜陳逍不是,實際上他比賭徒更牛逼,也更高端。

很顯然,風投是一項技術活。

它考驗到一個投資者的眼光和所具有的資金額度,實際上需要風投的公司,你必須先看到它名字當中的“風險”,再看到它所能營造的利潤。

前景,曆來是風投最重要的部分。

它必須是未來在某一時刻能夠替你賺錢的,或者你需要它的某項專利,來實現你未來更加龐大的計劃,這就是風投。但剛才也說過了,風投伴隨著高風險,實際上十項投資裏麵,能夠有兩項盈利,那就是保本,三項以上那就是成功,當你有一半是正確的,那足以說明投資人是獨具慧眼。

但對於陳逍來說,他擁有那種百裏挑一的眼光,但是他不會那麼去幹,因為太浪費時間。

你猜他是怎麼做的?

如果是前世的陳逍他還會多費點事去收集必要的資料,但這一世,他直接入侵了其他風投公司的網絡,下載需要注資公司的列表。

然後按照他的經驗,設置障礙排除法讓電腦直接過濾一遍,剩下達標的企業他也不看,直接注資。這簡直匪夷所思,沒有談判,沒有協議,對方公司的公共賬戶上麵憑空就多出了一筆十萬到百萬之間的風投資金。

你說陳逍的收益在哪裏?

這就要談談他世界各地,1700個不同名字的賬戶了。

這些賬戶都是早已經存在的,而且都有與之對應的名字,但確切來說,這仍屬於空頭賬戶,也就是至少有5年時間,這個賬戶上是沒有金錢出入,也沒有注銷的。這種事情其實並不罕見,誰都有可能有一兩張沒有額度,懶得去銀行注銷的廢卡,也可能遺失,忘記,或者就是連戶主本人都不知道它們的存在……

總之,這1700個賬戶被陳逍利用了起來,成為了風投的注資人。

你說有人會順著賬目追蹤到這些人,隻要看一看他們財產流向就能找到最終的幕後黑手?

那隻能說你仍不了解陳逍的為人。

實際上這1700個賬戶至始至終都是空戶,他們賺的的錢會自主地分配到各種福利設施和救助機構去。

於是你迷惑了對不對,陳逍賺的錢到底是哪裏來的?

其實答案公布出來簡單的可以,陳逍注冊的皮包公司就混在那些接受注資公司的裏麵。

聽到這裏,你是否感到了會心一笑?

沒錯,所謂的風投就是我給你錢,你給我股份,能賺錢我接受回報,沒有我也認栽,實際上很多受到援助的個人團體,連個正式掛牌的公司名字都沒有,這你要怎麼去查。而且就算有人真的耗費那麼大的人力物力查,陳逍賬麵也做的非常幹淨,退一萬步講,真有人找到了自己,大不人誠懇地道歉,抱歉,那些錢全都虧掉了,至於虧在了哪裏。可以指著邊上的自動筆說,我在研究一種能削尖自動筆芯的卷筆刀,可惜失敗了。

哪怕你鬼話連篇,對方拿你也毫無辦法。

這麼算算的話,陳逍一千七百萬米刀折合成人民幣大概一億多,真正到手的隻有八萬,有人會覺得拿著大炮打蚊子,雞肋的感覺。

你說1700個戶頭上的錢,前麵不是說入賬都會捐給福利院和救助機構麼?

沒錯,但千萬別忘了,陳逍注資這些公司的股份,還牢牢地把握在他的手裏。

他需要委托經紀人去簽訂協議,但這需要從長計議,現在還不是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