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有維揚巡鹽禦史林如海年將半百,發妻賈敏已喪,自身多病,兼無續室之意,膝下獨女林黛玉年幼體弱,也是藥不離口。黛玉外祖母榮國府史太君便起意令她到身邊教養。
林黛玉本來不願留下父親一人去外祖母家,無奈她年幼力弱,哪裏又能改變什麼?隻能跟著奶娘和榮府幾個來接的老婦人,灑淚拜別了父親登船而去。
江麵水氣茫茫,時有白鷺遠掠。岸邊生著叢叢蘆葦,一望去正是水鄉好風光。
黛玉整日被奶娘拘在船艙,唯恐她病才好,倘若又受了風病起來,路上又無法像在家中那般投醫問藥,可怎麼是好。
何況她小小年紀先是母親去世,現在又要離了父親遠去外祖母家,哪有什麼心思關注沿路風景。
雖然林黛玉年紀小,但非常聰慧,讀書識字,人情禮儀無所不通。林如海和賈敏隻有她一個女兒,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又因自幼體弱,從來是嬌養的。
這一路去,途中黛玉隻在艙中閑看些書,有時捧了那煙雲琉璃珠怔怔看著。這是林父偶然看見,買下送她玩的。
這珠子大若鴿卵, 寶華燦燦一片晶明,裏麵深深淺淺的藍色水波雲霧一般翻湧,隱約可見一尾細微湛藍之物在內遊動。
若如此,也不算什麼稀罕玩物,怪就怪在戴上這珠子就使人感覺內心寧靜,非常安然。
至於賣珠子那人說的什麼此乃神物,凡夫俗子不能長留,又說有緣人帶在身上可以趨吉避禍,滋養精神之類,林如海未必信服,隻是入手確實有些凝神靜心的功效,便也順手買下了。
臨行前未免黛玉獨自去外祖母家心中惶恐,林父便把這琉璃珠給她,叫黛玉帶在身上。
不多日到了地方,同黛玉一路來的西席賈雨村自去辦他的事情,黛玉棄舟登岸,自有外祖母家打點妥當,接去了。
此後因賈母萬般憐愛,將黛玉和孫兒賈寶玉一同養在跟前不提。
……
日往月來,林黛玉到外祖母家也好幾年光景了。她同賈府中幾個同輩姐妹如迎春、探春、惜春早已相熟,更不用提同行同坐、同止同息的表兄賈寶玉。
隻是有些煩愁任似他人如何安慰,也是排遣不出的。往往此時,黛玉總願意獨個兒待著,把那煙雲湛湛的琉璃珠拿出來看。
她秉性柔弱,生來多思,愁情一起,鮮有不流淚的。便如此時,黛玉手中摩挲著那珠子,另一隻手攥著帕子,兩行清淚已經順著玉白的清瘦麵頰流下。
這幾年間,每每思念父母,黛玉總是這般。這顆煙雲琉璃珠子,也不知浸了她多少眼淚,聽過她多少心事。
卻說那珠子裏從來隻知道遊來遊去的一尾湛藍微物本來也看不清到底是什麼,今日卻好像起了變化,漸漸可見披鱗帶角的隱約形貌了。
仿佛自神魂上揭去一層輕紗,珠中一尾小小虯龍猛然想起了自己。
原來這煙雲琉璃珠中虯龍,本是一處奇異九界中名喚“太虛海境”之界域的鱗族龍子,名叫夢虯孫。
先前無論如何不能分明的疑惑一瞬了悟,夢虯孫忽然想起了那日的怪事。
霽行空,是這個名字。自稱魔世沉淪海而來的魔女言笑晏晏,翻手取出一枚叫做“萬象宇”的華光璨璨澄明寶珠,不由分說向他一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