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起新房子(1 / 3)

如李春兒猜想,因為孫氏的胎位不穩,趙氏不放心,便沒有回村子裏來張羅李冬兒這個侄女的婚事,江氏又忙著操辦李平安和巧兒的婚事,更是顧不上這些,隻是讓周青帶了個信回村子,讓李春兒這個做堂姐的多幫襯著。

還說,等李冬兒和周林的日子定下來了,就讓周青帶個信兒給他們,不說人人都回村子,趙氏和李大業這個做大伯,大伯母,還有江氏和李大福這個做二伯母,二伯的總是要回村子來給自己的侄女送祝福。

李冬兒和周林的事情,有俏媒婆幫著在中間周旋,倒是不讓李春兒操什麼心。

兩人都是到了成親年紀,一個急著要嫁,一個急著要娶,這門親事又都是雙方同意了的,在俏媒婆給兩人合了八字之後,又忙了一通,就著最近的一個吉日,兩人就將親定了下來,接下來就是嫁娶的事情。

兩家都不富裕,在聘禮與嫁妝方麵,自然是要簡單一些,但該準備的還是要準備,該走的程序一個也不能落下。

等確定了成親的日子,李春兒就送了十兩銀子到了李大貴家。

“三叔,這十兩銀子您先拿著,給冬兒堂妹置辦嫁妝。”李春兒將裝著銀子的布包放到李大貴麵前,想了想,道:“三叔,周家的情況也不富裕,這聘禮方麵,可能會有些寒酸。雖說要讓冬兒堂妹風風光光的出嫁,但在嫁妝方麵,還是比著周家的聘禮來置辦的好,免得到時候惹出一些女方家壓男方家一頭的閑話來,到時候,閑言碎語多了,冬兒堂妹嫁到周家之後,隻怕日子也不大好過。雖然不能給冬兒堂妹準備風光的嫁妝,但您可以留些銀錢下來,私底下給她,等她嫁人之後,對自己也能有個保障在那裏。”

“春妮兒,這其中的厲害,三叔曉得。但這些錢,三叔卻是不能再要了,你已經為我們父女倆做得太多了,沒理由給冬兒丫頭準備嫁妝的銀錢還要你來出。”李春兒如此為自己的女兒考慮,李大貴的心裏很是感動,但還是推了推那裝著銀兩的布包,隨後道:“當初大哥去縣城的時候,硬是塞了不少錢給我,我都留在了那裏沒動,如今冬兒丫頭要成親了,正好可以派上用場。”

停了停,又是歎氣,又是一臉歉意,“也怪我自己沒本事,如今都這把年紀了,所有的事情都要靠著自己的兄弟,還有侄女來接濟。”

“三叔,您快別這麼說,咱們都是一家人,誰能沒個困難的時候,好日子還在後頭了。”李春兒再次將布包推到李大貴麵前,出聲安慰著,隨即又淺笑道:“等冬兒堂妹嫁了人,您也了卻了一樁心願,或許可以聽我爹當初跟您說的話,好好考慮一下自己後半生的事情。”

李大貴先是一愣,隨即也反應過來,想起當初李大業在馬車上當著自己侄女,侄女婿的麵,勸他休高氏的那些話,不由的老臉一陣通紅,竟是有些不敢看李春兒那張淡然淺笑的臉。

李春兒也了解這時代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在提起自己終身大事的時候,都會不好意思,也就見怪不怪,忙轉移話題道:“三叔還不知道吧!前些日子,縣城傳來消息,平安哥和巧兒也要成親了,而且我二嫂又懷上了,我爹娘,還有二嬸子二叔高興得不行。”

頓了頓,又道:“我把冬兒堂妹要成親的事情,都與他們說了,他們也很高興。隻是,最近都忙著家裏的喜事兒,一時也顧不上冬兒堂妹這邊,但冬兒堂妹成親那天,我爹娘,還有二嬸子二叔他們是一定會回村子裏來的。”

“那咱們李家如今可算是三喜臨門了。”聽到這麼好的消息,李大貴臉上立馬露出了燦爛的笑意,隨即便道:“縣城,村子的來回跑一趟也不容易,各家又都有事情忙,沒必要為冬兒丫頭的婚事特意回村子一趟,等冬兒丫頭嫁了人,到時候讓她和姑爺一起去縣城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