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李淵出生於公元566年死於635年,享年七十歲,公元618年稱帝,626年遜位於次子李世民,自己為太上皇九年。
李淵字叔德,是唐朝的開國皇帝。祖父李虎,是南北朝西魏八柱國之一,官至太尉,被賜姓大野氏,故李淵曾名大野淵。北周時,李虎被追封為唐國公。李淵的父親李眪,北周時為柱國大將軍,襲封唐國公。母親獨孤氏,是北周外戚後來的隋文帝楊堅的皇後獨孤伽羅的姐姐。
李淵出生在長安,是關隴貴族集團的核心重要成員之一,深得隋文帝及其皇後的垂愛,是隋煬帝楊廣的姨表哥。隋文帝時曆任千牛備身,衛尉少卿等職,隋煬帝東征時負責隨軍督運糧草。公元617年出任太原留守,同年趁隋末動亂時,在晉陽起兵造反。
李淵采取聯結北方遊牧民族突厥,並向勢力最強的農民起義軍領袖李密示好與結盟,乘中原群雄爭鬥之機南下,直取長安。後得知隋煬帝在江都今揚州被弑後,便於公元618年在長安太極殿自立為帝,建立唐朝,年號武德,建都長安今西安,史稱唐高祖。
隨後他派次子李世民率領李靖李孝恭柴紹和原瓦崗軍將領秦叔寶殷開山程咬金尉遲敬德等武將及文臣徐茂公劉文靜裴寂房玄齡等人攻滅突厥,俘獲頡利可汗,他們尊稱李世民為天可汗。接著籌謀唐軍劍指中原,開始了長達十年的統一戰爭,先後平定薛舉薛仁杲父子的叛亂,滅河西李軌,北定劉武周並逐鹿中原,滅王世充竇建徳蕭銑,降杜伏威滅梁師都,最終統一中國,完成了唐王朝的典基偉業。
李淵娶妻竇氏,為帝後封其為太穆皇後。當年,竇氏的父親北周上柱國竇毅選婿時,在門屏上畫了二隻孔雀,並說凡是兩箭各射中一隻孔雀眼睛的,就招為女婿。前麵幾十人都沒有射中,到李淵射了,他箭術超群,兩箭齊發,直中孔雀各一隻眼睛。周圍歡聲雷動,竇毅歡喜不已,便把女兒嫁給了李淵,這就是雀屏中選典故的出處。
李淵在楊廣為帝的隋朝做官時, 民間瘋傳:“ 十八子當興, 繼起為王,“ 的諺語。為此楊廣不勝惶恐, 殺了許多李姓的大將重臣, 逼得李密逃亡瓦崗寨造反, 李淵也辭官回太原老家。 他攜家帶口行至山西潞州臨潼山楂樹崗時, 忽遭一群強徒的襲擊. 正在危急關頭, 山上飛馳下來一人, 騎著黃驃馬, 手舞雙鐧, 擊退強人。 還順勢打了領頭的一鐧, 打得他眼冒金星昏死過去. 旁邊一強盜大聲說道:” 快救殿下, 別放走使鐧人“。這人一聽”殿下“二字,知他們並非盜賊,而是官府中人,或許還是東宮太子府喬裝的。自知闖了大禍, 拔走馬頭便逃走了。 李淵在後緊緊追趕, 並大聲說道:” 請恩人留下名姓,日後報答“。持鐧人回身擺手答道:“ 別問了,快回去,保護妻兒老小要緊” !於是絕塵而去。 因為風大又遠, 李淵聽成瓊五, 後在始發地塑像建廟來紀念他。而欲置李淵於死地的正是當時還為太子殿下的楊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