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重回大理寺
那會是誰換了京妙儀的畫?
當時京妙儀也在找尋此人,可惜她還沒找到常願就動手了。
可譚安若留意到了,常願動手之後,最先開口的就是祝浮梨!
顯然祝浮梨也知道譚安若說的是什麼,眼中不由帶上些許威嚴,審視著譚安若:“譚姑娘有時候,還是不要那麼聰明為好。”
祝浮梨為何要換掉京妙儀的畫?
如今的祝浮梨,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小姑娘了,她是當今的皇後太子的生母。
京妙儀在朝中的勢力根深蒂固,這對皇上和皇後來說都是威脅。
所以,祝浮梨想要一舉除掉幹預朝政的太皇太後和最大的威脅公主京妙儀,是想更好將朝中權利握在皇上手中。
而皇上生性軟弱,身為太子生母的祝浮梨就能成為幕後實際的操控著。
譚安若不由得佩服,原是她一直都小瞧了這個小姑娘。
“民女愚笨並不聰慧,隻是想提醒娘娘,莫忘了公主殿下這活生生的例子,也莫忘了自己的初心。”
“本宮不會忘,且一直朝此努力著。”祝浮梨冷下臉眼中再不見任何情意:“本宮當初立下的誌,一定會成功!”
她帶著渾身的威嚴在無數人簇擁下離開,譚安若隻能看著她遠去,隨後轉身踏出了宮門。
皇上並未責罰常家後人,除了常願同夥被抓,其餘常家後人絲毫未受到牽連。
嚴家曾站在京妙儀身邊,京妙儀已去嚴知肅死因也大白,皇上本不打算追究可嚴家卻主動退出了朝堂。
嚴家爹娘懇請回鄉養老。
而嚴知放也辭去了大理寺卿一職。
皇上不舍,嚴知放卻執意辭官,最後的懇求便是:“請皇上,允我送公主去雲城,與我兄長合葬!”
皇上不解,但是想到嚴知肅和京妙儀的關係,也懂嚴知放一片苦心:“可你兄長屍骨......”
嚴知放卻仍堅持:“此乃公主和兄長彼此的遺願,我想替他們完成,我本也該去雲城將兄長的屍骨給尋回,一年尋不回那便尋兩年......直到尋回為止。”
“如此,你何必辭官,便赴任雲城如何?也可替如今的雲城百姓做些好事,朕信你有你在,雲城定不會重現從前的慘劇!”
“臣,領旨。”
嚴知放帶著京妙儀離開了洛州,前往雲城。
文紅旭也執著的與嚴知放隨行。
譚安若和宋九安在城門口送別了嚴知放,看著隊伍逐漸走遠,譚安若才想起第一次見京妙儀的場景。
她和嚴知放......
誰也不知道,嚴知放對京妙儀究竟是何感情,興許也隻有他自己知道。
“蘭池,還未打算回來嗎?”譚安若尋問著宋九安。
宋九安忍不住輕笑著:“前些日子,江臨王暗中傳信給我,讓我尋個日子去將那小子帶回來,說蘭池整日給他做些食之乏味的菜,吃得他老人家鬧肚子,還整日在他耳邊聒噪吵得他都不能靜心,直言這孩子大了也不能一直待在身邊......”
兩父子整日就像活寶。
一個想把從前的遺憾盡量給彌補,一個卻承受不住。
譚安若無奈的笑著:“那你打算何時去接他回來?”
宋九安算了算日子:“皇上召你我進宮,等進宮後再去接他。”
“進宮,所謂何事?”
譚安若隱約有些猜想,飛天案已經結案,宮中卻遲遲未來消息讓他們回巴州。
便是大有讓他們留在洛州的意思。
果然,正日譚安若所想。
太皇太後自京妙儀去後大受打擊,將朝政逐漸還給皇上。
如今,大殿之中再沒有垂簾聽政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