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中國,曆來對於鬼,有種特殊的情感,泱泱華夏五千年,我們相信人死後,會以鬼魂的形式繼續在陰間生活著。漢有武帝思念李夫人,招魂見之。清有蒲鬆齡,專好妖鬼之說。時至今日,每逢清明、中元、年關,大家都會為逝去的親人燒紙錢、燒元寶,有的甚至燒紙汽車、紙別墅,希望他們在陰間也能過上吃穿不愁,金錢享用不盡的日子。但你有沒有想過,我們燒去的那些祭物真的能送達到先人手中嗎?中途會不會被劫走?到了“銀行”,領取之時又會不會被克扣?而我們所認知的這些冥物,又真的能在陰曹地府流通嗎?我,是行走於陰陽兩界專門押送死人祭品,在這裏,我為大家揭開陰間生活的詭異麵紗,還原一個真實的陰間世界。陰間到底是怎樣的世界,或許我的經曆能解開你心中所有的謎題。我叫秦無傷,自清末同治年間老太爺創立黃泉鏢局以來,老秦家子孫世代以走鏢為生,長居巫山酆泉小鎮。鬼門有水陸之分,長江沿巫山、巴東一帶就有通往陰間的鬼門水路。酆泉乃是中國九大鬼門之一,酈道元《水經注》曰:“近巫有酆途,人莫能辨,陰難艱阻,唯掌燈可尋!”正所謂人鬼殊途,是以在這一帶經常會出現一些離奇的怪事,當地人出門都愛看黃曆,往往每逢七月鬼門大開又或是一些忌、凶之日漁船不出,目不視江,以圖安生。然而,常人驚駭莫名的大凶之地,對於我們走鏢、通陰之人來說,卻是方便之門,上至川、渝,下到兩湖、兩廣的風水、奇門行家,常有所見。也許有人問了,這人一入土,黃土加身魂悠悠,哪還用得著身外之物,最多每年燒燒紙錢、元寶,聊表敬意罷了。這話看似有理,但如果你真的這麼想那就大錯特錯了。陰司並沒有那麼簡單,那是一個比起陽間更殘酷的世界,弱鬼強食,陰謀詭計,鬼的生存更是為不易。所以,千萬別幻想自己燒的紙錢、元寶能到達死去的親人手中。再者,你燒的東西,他們在陰間未必能用的上,在那邊或許還不如一張廢紙。而我們要做的就是這些事,來往於陰陽之間,拿人錢財,替鬼消災、排難。然而,鬼途艱險,鬼比人更凶殘、奸詐,鏢師從走陰鏢的第一天起,半隻腳就已經踏進了鬼門關。我們老秦家世代單傳,男丁不興,這倒不是秦家男人不中用,而是陰陽有別,常年在陰間走動,傷身、傷神,能單傳已經算是不錯了。時至今日,陰鏢世家越來越少,大多是死絕在鬼途之中,又或香火難繼,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為繁瑣的規矩所限。陰鏢局一旦開張,雇主下單,無論膘肥、鏢瘦,陰鏢局都得出活,往往走一趟鏢掙的錢,還不夠路上給小鬼的買路錢。但這就是規矩,“走鏢,走的也是良心!鏢在人在,鏢亡局散。”秦家,曆代鏢主都是自己立鏢旗,拉鏢師走趟子,到了我父親這一代,由於信這行的人少了再加上敢走陰路的回家子大多改了行,鏢局的規矩又多,走陰鏢已經沒落了。畢竟這年代,隨便給大戶人家看個風水都能賺百八十萬,誰還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冒著斷子絕孫的危險去掙這種討命錢。到我八歲那年,我父親走了人生的最後一趟鏢。我現在依稀記得,那天晚上家裏來了一個人,父親跟那人談了整整一個晚上。到了第二天,我父親跟母親大吵了一場,我母親哭的很厲害。在我印象中,母親是個很堅強的女人,極少落淚,父親常年在外,她既要操持家務,又要照顧我和奶奶,很是不容易。但她的眼淚還是沒能留住我父親,他領著手下的鏢師走上了不歸路,從此再也沒回來。父親走後的第七天,母親封了鏢局,把所有跟他有關的東西都燒了,慢慢的,父親和所有的一切就成了回憶。時至今日,我已經想不起他的樣子了,隻記得臨走那天,他摸著我的頭發,歎了口氣:“伢子,莫怨我,老子我也是身不由己啊!”然後,頭也不回的消失在黑夜中。一直到現在我都無法明白他這句話的意思,但冥冥之中,我總覺得父親似乎在暗示我什麼?隨著父親痕跡的抹去,黃泉鏢局也算是壽終正寢了,然而秦家的人注定逃不過宿命的糾纏,我最終還是走上了這條不歸路。大學畢業後,我回到了江東,幫七叔打理他的快遞生意。我的七叔叫秦劍,是黃泉鏢局最年輕的鏢師,排行老七,父親生前對他一直很照顧。在我印象中父親對手下的鏢師向來嚴厲,唯獨對這個嘻嘻哈哈,酒不離手的七叔不聞不問。最後一次走鏢,父親與手下的鏢師沒能再回來,唯獨七叔活著,因為他沒去,為什麼沒去,沒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