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武晉漢策劃(1 / 1)

進入十二月,冷空氣席卷全城,氣溫驟降,冬日的寒意逐漸彌漫。

夕陽西下,武晉漢身披一件寬鬆的夾克,在寒風中略顯瑟縮,沿著東西走向的沿海南路不急不緩地向西走去。

來到十字路口,紅綠燈高懸,他毫無遲疑地右轉北上,步入鳳棲路。他沒有抬頭,但他的目光已再次掃過頭頂的監控探頭。

這個探頭位於紅綠燈上方,離地麵約8米,對著沿海南路,專門拍攝闖紅綠燈的違章車輛。經過他幾次的觀察判斷,這個探頭應該是固定攝像頭,不會轉動,應該不會拍到鳳棲路。

然而,這隻是假設,他必須確保萬無一失,排除任何可能的失敗因素。

好吧,再仔細考慮一下。

假設攝像頭會轉動,在他作案時剛好對準了鳳棲路,那就需要考慮攝像頭的分辨率了。

國內交通路口的攝像頭通常隻有200萬像素,少數地區達到500萬。為了最壞的情況考慮,假設它的像素是1000萬,那麼有效觀測距離最多是100米。也就是說,隻要我站在離鳳棲路路口100米以外的地方動手,這個攝像頭就無能為力。——更何況晚上光線本就不佳。

他沿著鳳棲路繼續向北走,這條路隻有兩條車道,左手邊是高牆圍擋的小區,右手邊是雜草叢生的荒廢農田。雖然已入冬季,但荒草仍然有半米高。農田約50米外,有一條與鳳棲路平行的淺水溝,水溝很長,看不到盡頭。

走了1200步,大約800米,來到了鳳棲小區的大門前。門口設有一個攝像頭,安裝在杆子上,大約5米高,朝向外部,所有經過小區門口以及進入小區的車輛和行人都會被記錄下來。小區門口設有保安亭,此刻門房內有保安坐著。

晚上的天氣會更冷,到了午夜,保安室也會關燈,保安在門房裏睡覺,如果沒有大動靜,他不會跑到鳳棲路上來。最近兩個星期的觀察和踩點都證明了這一點。他以穩定的速度前進著,沒有任何停頓,即便是在觀察和思考時,他的步伐似乎像裝上了固定發條一樣保持不變。

又走出了約600米,他左轉進入沿海北路,這個交叉路口仍然有紅綠燈和攝像頭,但這個區域不是他的主要考慮重點,因為他計劃動手的地點是在鳳棲路的南段。隨後,他直走了幾公裏,轉了幾條路,最終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他拉出一條凳子坐下,身體保持挺直,這是他準備思考時的習慣性動作。從一開始的計劃到後麵的跟蹤、踩點、推翻計劃、重新計劃,所有的思考工作他從未動過紙筆。他堅信大腦是最好的記錄儀,它比電腦的性能更好,也比紙筆更讓人放心。因為如果他把行動計劃記錄在案,如果在他最後行動前家中被小偷光顧,小偷又偏偏對他的文件感興趣的話,這會成為一項潛在的風險。

雖然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很小,但他知道既然要做就需要把所有可以控製的風險降到最低讓計劃趨於完美將成功率提高到無限接近於百分之百很多犯大案的人往往敗在小節上。

過去三十六年來他一直是守法的好公民甚至半點小偷小摸的事都沒做過但他相信犯罪的成功率並不單純和犯罪經驗成正比很多犯罪經驗豐富的人隻不過是運氣比較好總是沒被抓到他們的作案手法實際上很低劣如果他是刑偵人員那些人準沒這樣的好日子。但他不一樣犯罪的邏輯是否趨近完美是影響犯罪成功率的關鍵。

他目光堅定地決定要做就做個完美的謀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