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榮格生平著作年表
一、童年和學生時代(1875—1900)
1875年7月26日
生於瑞士東北部康斯坦斯湖畔的克裏維爾。
1879年
全家遷往靠近巴塞爾的克萊恩—許寧根。
1881年
在巴塞爾上學。
1884年
妹妹出生。
1896年
父親去世。
1898年
開始研究神秘現象。
1990年
決定當一名精神病醫生。
二、學者和醫生生涯:第一階段(1900—1907)
1900年
被任命為蘇黎世布爾霍爾茲利精神病醫院的助理醫師,在著名精神病醫生尤金·布洛伊勒爾手下工作。
1902年
赴巴黎學習,在皮埃爾·讓內指導下研究理論精神病學。
返回布爾霍爾茲利後開始語詞聯想的研究和實驗。
開始發表最初的論著。
《論所謂神秘現象的心理學和病理學》(文集,第1卷)
《一名囚犯的癔病性昏迷案例》(文集,第1卷)
1903年
與愛瑪·羅森巴赫(1882—1955)結婚。
《躁狂性情緒失調》(文集,第1卷)
《假性瘋狂》(文集,第1卷)
1904年
《假性瘋狂的治療意見》(文集,第1卷)
《癔病性誤讀》(文集,第1卷)
1905年
任蘇黎世大學精神病學講師和布爾霍爾茲利醫院高級醫師。
《心理學對事實的診斷》(文集,第1卷)
《一例癲癇病患者的聯想分析》(文集,第2卷)
《聯想實驗中
的反應時間》(文集,第2卷)
《記憶的實驗性觀察》(文集,第2卷)
《精神分析與聯想實驗》(文集,第2卷)
1906年
赴維也納,初次與弗洛伊德會晤。
《聯想、夢、癔病症狀》(文集,第2卷)
《聯想實驗在心理病理學中的意義》(文集,第2卷)
《精神分裂心理學》(文集,第3卷)
《弗洛伊德的癔病理論》(文集,第4卷)
1907年
《聯想實驗之心身關係》(文集,第2卷)
三、學者和醫生生涯:第二階段(1908—1912)
1908年
赴維也納出席第一屆國際精神分析學大會。
1909年
開始研究神話。
辭去布爾茲霍利醫院職務,開始私人行醫。
和弗洛伊德一道赴美講學;接受克拉克大學榮譽學銜。
《父親對一個人命運的影響》(文集,第4卷)
《夢的分析》(文集,第4卷)
1910年
赴紐倫堡出席第二屆國際精神分析學大會,擔任國際精神分析學會主席。
《聯想方法》(文集,第2卷)
《謠言心理學的一個貢獻》(文集,第4卷)
《論對精神分析學的批評》(文集,第4卷)
《一個孩子的心理衝突》(文集,第17卷)
1911年
《對布洛伊勒爾精神分裂症理論的批評》(文集,第3卷)
《數字在夢中的意義》(文集,第4卷)
《轉變的象征》第一部(文集,第5卷)
1912年
受夢的召
喚,開始轉向內心的覺醒。
《關於精神分析學》(文集,第4卷)
《轉變的象征》第二部(文集,第5卷)
《心理學的新路》(文集,第7卷)
四、學者和醫生生涯:大師階段(1913—1946)
1913年
與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學派決裂。辭去蘇黎世大學教席。對無意識的種種意象進行緊張研究。
《精神分析理論》(文集,第4卷)
《精神分析的基本層麵》(文集,第4卷)
1914年
辭去國際精神分析大會主席職務。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無意識在心理病理學中的重要性》(文集,第3卷)
《論心理學中的理解力》(文集,第3卷)
《精神分析中的一些關鍵:榮格和洛伊的通信》(文集,第4卷)
1915年
致力於神話和夢的研究。
1916年
《精神分析與神經症》(文集,第4卷)
《〈分析心理學論文集〉序言》(文集,第4卷)
《無意識的結構》(文集,第7卷)
《心理超越功能》(文集,第8卷)
《夢心理學的基本層麵》(文集,第8卷)
1917年
《〈分析心理學論文集〉第二版序言》(文集,第4卷)
《無意識心理學》(文集,第7卷)
1918年
認識到自性是心理發展的目標。
《無意識的作用》(文集,第10卷)
1919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本能與無意識》(文集,第8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