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是如何從城樓觀禮台上下來的,露華音已經不大記得了。
她隻知道,她在城頭的一舞引起了轟動,全城都在討論她的預言。
她說的太真了,感染力太強,很多人,都照著她說的開始準備。
肯定也有人不信,罵罵咧咧,說她就是欺世盜名的騙子,大過年的,說那樣不吉利的話。
還有相當一部分人,持觀望態度。
不是說叫證神大會嗎,那就等著驗證唄。
別的不說,京城的繡品大會正月就開,看看到底是哪位“神仙”預測得準確。
-
-
千裏之外,京城。
崔皇後純金的長指套搭在鳳輦的扶手上,即使輦身略有顛簸,她上身也一直紋絲不動,保持著最優雅的儀態。
常伺候的老人兒孫公公走在最前開道,手裏拿著粗長的白色拂塵,從娘家帶來的廖姑姑隨侍身側,手裏拿著帕子。鳳輦後頭,還跟著兩隊宮女太監,太監舉著明黃傘蓋,孔雀羽飾,宮女捧著香囊,手爐等小物。
皇後腰身筆直,目不斜視,早已習慣了這樣的姿態。
然而,她的心中,並不像看上去那般平靜。
她在擔心著她的兒子。
蕭照夜當時說要外出遊曆,她是讚成的。畢竟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本朝自立國,多有皇親甚至天子微服遊曆的傳統,增長見識,體會民生,就算之後隻是個閑散王爺,也別落了惡聲。
可是,自從蕭照夜最後一封信,寫說到了雲州地界,後來就再無書信往來了。
中間清河郡主回來,帶給她一把劍,是兒子的劍,輾轉傳話說,兒子在那邊挺好的,隻是想多留一陣。
這多少寬了她的心,讓她又安心了一兩個月。
但是,漸漸的,她越來越覺得不對,蕭照夜是個孝順孩子,以前出門,即使隻有一兩個月,也都會讓手下送信回來。
如今,都小半年了,怎麼會一封手書也沒有?
她想過差人去雲州詢問詢問,但聖上最近半年一直龍體欠安,常常閉門謝客,她一共沒見幾次,見的幾次,也不太敢提,生怕惹得皇帝更心焦急躁,隻好報喜不報憂,反而遮掩說,孩子寫了信來,問父皇安好。
想著,一聲“請娘娘落輦”打斷了思緒,她抬眼,發現已經到了紋繡苑。
紋繡苑是皇家的刺繡機構,大到皇帝皇後的龍袍鳳衣,小到宮女太監的服飾穿戴,衣物的刺繡紋樣都由他們掌管,在民間也有一個俗稱“皇莊”。
除了給皇家提供衣物,紋繡苑每年還有一項大事,就是這正月舉行的繡品大會。
每年繡品大會會展出當年新興的一些紋樣針法,刺激全國繡莊精進技藝,鼓勵婦人專精女紅。在繡品大會上出圈的針法、圖樣,會在當年,甚至之後數年風靡天下,甚至行銷海外,為國家贏來不少利潤。
往年,這大會由一名國公夫人以上品級的京城貴婦揭幕,但紋繡苑提議,今年是繡品大會整整十周年,故而請動了當朝皇後娘娘紆尊降貴,前來觀看。
崔皇後步入會場,會場是紋繡苑的大堂,此時聚集了紋繡苑大小官吏,並有陪同看繡的十六位誥命夫人、京城貴女,齊刷刷跪了一地道:“皇後娘娘萬福金安!”
皇後應對起這些繁文縟節已經駕輕就熟,走了一遍禮節流程,開始認真看起繡品來。
紋繡苑的正使自然不敢怠慢,帶著兩名高級繡姑,亦步亦趨地跟著,隨時給她遞話解說。另外十六位貴婦貴女也都在後頭,陪同她看繡,形成一個巨大的觀賞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