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曆十六年春,北唐的軍隊宛如狂風一般攻進裏桑國。
一連好幾天,許多戰敗軍的殘餘部分都從一個名叫青梨的小鎮裏穿過。
那簡直已經算不上軍隊了,隻能說是就像北方草原上的遊牧部落。士兵們的臉上全是又髒又亂的胡子,身上的鎧甲也是破爛不堪。沒有旗幟沒有統領,隻是帶著疲憊的姿態向前走。
他們其中大部分都帶著傷,肩上的長槍壓得他們直不起腰,一個個都像是風中殘燭的老人,從他們的臉上已經看不出任何表情,眼神空洞,頭腦遲鈍得似乎沒有任何想法。
這些士兵隻是由於習慣性地向前走,若是忽然停下來,他們定會由於沒有力氣而倒下去。
青梨鎮的居民站在街道兩旁,眼神複雜地看著這些狼狽不堪的士兵,看著裏桑國弱小的防禦在北唐強大軍力麵前分崩離析的慘狀,沒有人說話,也沒有人上前去安慰一下這些戰敗的士兵。
因為不久後,青梨鎮就要劃歸到北唐帝國的版圖中,他們甚至不知道當北唐的軍隊來到這個在軍事地圖上隻是標注為一個黑點的小鎮子後,會不會做出些傷天害理的勾當。
不幸的人都有著各自的不幸。沒有人來告訴他們將來怎麼辦,未來希望渺茫,在這樣的情況下又怎麼會有人有閑心去安慰這些士兵呢?
在最後一支殘餘部隊從青梨鎮穿過後,鎮子裏又恢複到往日的平淡。
婦女們從鎮子外的梨園裏采摘下梨子,一部分在鎮子裏賣,一部分拉到臨近的小城。青梨鎮的青梨遠近聞名,香甜可口,據說曾經還向朝廷裏進貢過。
隻是不知道現在裏桑國的那些大員們,目睹著本來就不大的國家被北唐逐漸蠶食,還有沒有心情吃這甘甜的青梨。
..
裏桑國敗軍離開青梨的第二天。
這一天微風,有雨。
青梨鎮北外約摸五裏的地方忽然出現了一隊騎兵。
黑色的旗幟,黑色的鎧甲,清一色的黑鬃烈馬,甚至連原本亮銀色的長槍長刀在這樣的隊伍裏都透露出一種沉重的深色。鎮子裏參過軍的老人們自然清楚,那些深色就是血液凝固後留下的痕跡。
騎兵緩緩進入鎮子,即便已經奔襲百裏,但黑鬃馬的馬蹄依舊沉重而有力地踏在青梨鎮的道路上,濺起無數水花。
鎮子裏的居民紛紛躲在家中,街道上空無一人,隻有從屋簷邊緣滴下的雨水和門縫後房間裏不安的眼睛在觀察著北唐這支天下聞名的軍隊。
雨水落在黑得有些沉重的盔甲上,發出一陣清脆的聲響。黑鬃馬的馬蹄穩而不疾,這也使得扛著黑色軍旗的旗兵的雙手無比穩定。
當這麵旗幟隨著黑色的洪流來到青梨鎮,進入到人們視線中時,鎮子裏街道兩旁門縫背後人們的臉色微微發白。
尤其是一些年長的老人,他們其中有人見過這麵全黑的旗幟。他們心中無比清楚,這麵旗幟下的軍隊有多麼強大,在戰場上是多麼令敵人聞風喪膽的存在。
北唐黑旗軍——這支號稱是北唐戰力最強的騎兵軍隊果然是這次戰爭中最先進入青梨鎮的,而且僅僅是在敗軍離開後的第二天。
人們透過門縫,小心而仔細地觀察著這支騎兵隊伍。這支隊伍隻是一支先鋒隊,由於長距離奔襲,黑色頭盔下北唐士兵的麵色有些憔悴,但依然堅毅十足,雙目炯炯有神,似乎時刻都保持著最強戰力。
沒有傳說中的三頭六臂,也沒有想象中北唐軍人各個身高九尺,麵容猙獰。這個偏遠鎮子裏的居民大部分都是第一次見到北唐軍人,此時看到他們的容貌的如此普通,與一般人無異,甚至其中有許多士兵看起來年紀並不大,鎮子裏的人們思緒複雜,想不出為什麼自己國家的軍隊會敗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