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昭十二年,北部蠻夷屢次侵擾大昭國邊疆,掠奪財富、殘害百姓,護國大將軍戈忠主動請纓出征北疆救民護國。次日,天昭城下五萬鐵騎跟隨那身披金甲之人向著遠方馳騁而去,留下下的隻有未消散的沙塵和送行的親顧。
城頭上,大王長長的歎了一口氣,轉身將走,趙公公屈下身子伸出右手,小聲說道:
“大王,他走了你就不用再擔憂了,如今朝中怕再沒人敢說瘋話了。”
寧珂突然頓住腳步,收回扶住的右手,側過身來對著趙衡,冷冷的說:
“天下是我寧氏的天下,國事什麼時候由得下賤之人議論了,你吃著誰給的飯心裏要清楚,我不希望自己養的狗去替別人辦事,你呀!最近和那南陸城的賀家是不是過於親近了。”
見大王動了怒,趙衡急忙跪下不停的磕頭求饒:
“大王饒命!皇上饒命!我什麼都沒做,是那賀圖!是他!他用我那遠在南陸城的弟弟要挾我,要我幫他聯合朝中戈將軍的死對頭,諫言陛下,讓戈將軍北擴。”
寧珂背過身去,歎聲說道:
“念在你也服侍寡人這麼多年了,寡人也是不忍心,你走吧!再也不要來這京城了。”
“謝大王開恩!謝大王開恩!”趙衡起過身來再作一個禮,然後踉踉蹌蹌的逃走了。
隻是那太監逃到了城牆的另一頭,寧珂回過身來,一把奪過身邊守城衛兵的弓箭,弦滿箭出,趙衡摔下城頭。
“世人都說這賀圖有大孝,被山賊刁難,寧願殺死自己的女兒也不願意讓母親被害,寡人當初正是因為這樣才許他官位,讓他入我朝堂,可如今看來大孝之人卻沒有大忠啊!但他做的事倒還不錯,隻是還不到時候,”寧珂扔下弓箭,拍了拍士兵的肩膀便離開了。
大昭十八年,北疆連連捷報,戈氏鐵騎每遇戰事必大敗北蠻,北蠻元氣大傷退至北疆荒漠未再來犯,局勢也趨於穩定。
“大王,今北疆戰亂已平,日後北蠻都要活在大昭神兵之威下,再不敢來犯,戈將軍功不可沒啊,況且戈將軍離京多年,他最愛的妹妹也快生產了,是時候該召他回來大王身邊了。”王述向上諫言。
另一位大臣站出來反駁
“大王不可,北疆蠻夷粗鄙狡詐,今日戈氏鐵騎有震敵之威,北蠻剛退,可若此時將召回朝中,北蠻必會趁機調頭奪城,把怒火都宣泄到百姓身上,還望大王三思。”
眾臣皆跪地俯首齊呼道:
“望大王三思!”
寧珂怒斥道:
“都給我安靜下來,這是朝堂,不是鬧市。”
稍微平複了一下怒氣,又無奈的扶著額頭對身邊的小李子說
“讓他們都起來吧,”
“大王說請諸位起身,各位也都別跪著了。”說完便退了回去。
“大王...”沒等賀圖說完。
“別說了,寡人自有決斷”寧珂揮了揮手示意讓他退回去。
“大王,我有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不知大王是否願意聽,”王後對寧珂說
寧珂側過身捧著王後雙手,
“哦?是什麼方法,王後請講。”
王後把手放到大王手上麵,
“大王你看,若召將軍回朝,北疆無人鎮守,百姓必然會再一次陷入水深火熱,若不召回將軍,他已為守護王朝在外多年,想必他也定牽掛府中老小,不免會令天下有誌之士寒心,既然如此不妨讓他次子戈羽暫代兵權替他駐守邊疆,戈羽之能朝野中應該都有耳聞,十五歲就已是玄師巔峰(本文武力境界由低向高分為玄庸、玄師、天陰、玄陽,天陽五大境界),一直跟在他父親身邊學習治軍之法,兵權交給他,想必將軍也能放心回朝。”
寧珂轉過身來昂首正坐問道
“諸君可有什麼異議啊?”
“大王不可,戈將軍次子雖天賦異稟,但是他......他....”
王尚書支支吾吾的。
大臣們也都吵鬧了起來,
寧珂見狀,站起來指著眾臣怒罵:
“要不然派你們當中的人去,你們嘴上功夫不是挺厲害嗎?!讓你們想個辦法都想不出來,我的大臣們還不如一個女人,這傳出去豈不讓世人恥笑,一幫飯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