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之後。

蘇家軍在蘇烈的帶領下凱旋而歸。

迎接蘇烈回朝的人群中。

自然少不了貂蟬等八位絕世大美女的身影。

每次蘇烈凱旋而歸。

八位美女總是會整整齊齊的出現。

等候他們的夫君歸來。

在八大美女的身邊,站著兩個玉樹臨風的英俊少年。

以及兩個含苞待放的少女。

他們便是蘇烈的兒女們。

除了年長的蘇鼎和蘇威之外,其餘的孩子們都留在了帝都。

蘇烈出征在外這麼久,

歸來時,兒女皆已長大成人了。

此刻。

幾個小家夥正在用無比尊敬和狂熱的目光看著蘇烈。

似是想要上前抱住蘇烈,好好傾訴這幾年來的分別之苦。

但又有些膽氣不足。

畢竟蘇烈這三年來都在打仗。

身上殺伐之氣未消。

小家夥敏銳的感覺到了畏懼。

直到蘇烈丟下屠龍錐,笑著向他們招了招手。

幾個小家夥立刻一窩蜂的跑了上去。

抱大腿的抱大腿。

摟腰的摟腰。

幾乎都要粘在蘇烈的身上了!

什麼君臣綱常。

邊去吧!

蘇烈可不理會這些繁文縟節!

幾個小家夥在意的,隻有他們的父親!

在他們的眼裏。

蘇烈永遠都會像大山一樣,為他們撐起一片天地!

蘇烈笑嗬嗬的挨個在女兒、兒子們的頭頂上摸了一遍。

尤其在最小的小女兒的頭頂上多停留了片刻。

當晚。

帝宮中。

蘇烈舉辦了一場盛大的酒宴。

他在酒宴上宣布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

蘇烈下令建造文廟武廟。

在文臣武將中分別選出三十六人,位列文廟武廟。

在文廟武廟內為往昔功勳卓著的三十六人塑造金身雕像。

就像是後世為足壇超級巨星樹立銅像一樣。

供萬世子民瞻仰!

每一個金身雕像的腳下。

足踏三十六天罡星宿圖案。

上麵還用文字雕刻著他們的名字、主要事跡、立下的功勳等等內容。

五虎大將、八麟上將、以及血染虎牢關的童淵。

盡皆榜上有名。

排在文廟第一位的人毫無爭議,必定是神機妙算劉伯溫。

而武廟第一位,必須是槍神童淵!

第二件事。

蘇烈正式宣布太子蘇鼎代為監國。

入主東宮協助蘇烈處理事務。

並且可以任免四品以下任意官員。

次子蘇威以並肩王的身份協助兄長蘇鼎。

三子蘇卓正式進入朝會議事。

幼子蘇絕和其他的兒女們,則是進入嵩陽書院學習。

等待學業有成後再另行任命職務。

第三件事。

蘇烈下了一道全天下期盼已久的詔令。

即日起。

大漢進入休養生息階段。

如無特殊情況。

十年之內不再興起兵戈!

三道詔令一出。

大殿上下頓時山呼萬歲!

數十年之久的亂世。

終於結束了!

大漢終於擺脫了分裂的困局。

重新回歸了大一統!

全天下的老百姓盼望這一天。

不知已經盼了多少個日日夜夜了!

當晚。

君臣盡歡。

人人大醉!

就連蘇鼎和蘇威都不例外!

蘇烈從下邳戰場班師回朝的半年後。

靖康六年八月十五日。

中秋。

蘇烈沒有留在帝都中和妻子、兒女們一起歡度佳節。

而是提前數日悄悄離開了帝都。

帶著貼身武將霸寵組合以及燕雲十八騎。

前往了文廟武廟吊唁故去舊人。

親自為兒女們講說那些為大漢血染疆場、可歌可泣的故事。

尤其是在童淵的金身塑像之前。

蘇烈就像是多年前在遼東拜師一樣。

恭恭敬敬的跪倒在地。

行三拜九叩的大禮。

無論時光怎麼變幻,無論蘇烈是什麼身份。

他永遠不會忘記童淵對他的教導。

並且要把這份教導,讓自己的兒女們一直傳承下去……

時光荏苒。

歲月如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