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什麼卷王(2 / 2)

大多數AD並不太關注這個,畢竟進入轉線期之後,他們往往才是全隊的中心,隻需要在隊友保護下吃安全的兵線就好,即使偶爾遇到需要補線的情況,也隻用聽隊內指揮的安排。

呂星壑明顯是支援型上單當慣了,才會養成這麼熟練的切屏補線習慣,又因為自己打過下路,所以時機也掌握得還不錯。

昨天晚上試訓的時候,EE就注意到了這一點,某種程度上,這才是他改變想法、答應簽下Gazer的重要原因。

其實田宜珂最初提人選的時候,他對簽這種轉位置過來的核心輸出是一萬個質疑,可這場訓練賽看完,他卻隱隱有種感覺,這個Gazer說不定會能帶來其他ad位不具備的優勢。

現在看聞橋和方樂的反應,顯然也跟他的想法差不多。

EE關了錄像,接著對應睿洋和陳舒雨道:“你們不要總覺得,花那點時間看隊友的位置,就會影響到自己發育。打比賽的時候,什麼時候該靠,什麼時候該留技能,不是全憑直覺判斷的。”

被點名批評的兩人也自知理虧,老老實實地挨了訓,聞橋則不露痕跡地看了看呂星壑,目光中飛快劃過一絲欣賞。

等複盤完昨晚的對局,EE又對眾人嘮叨了一遍自主訓練的注意事項。按道理說,AD和輔助是隊伍裏尤其需要加強磨合的位置,應該盡早開始雙排,甚至提前開發一些組合技的,但因為呂星壑情況特殊,EE先安排了他自己找手感,等把常用的下路角色都熟悉起來,才能進入下一階段的訓練。

“監督你哦。”聞橋聽完安排之後,衝新同桌比了個正在盯著他的動作,半真不假地開玩笑,呂星壑聞言卻十分當回事地點了點頭,像聽老師布置作業的乖學生一樣。

-

其實不需要他說,當天呂星壑就一頭紮進了遊戲裏,開始他廢寢忘食的訓練。

第一周還好,因為比賽版本還沒最終確定下來,隊伍也沒正式開始打磨戰術體係,團隊訓練尚不算繁重,除去隔天打一次訓練賽之外,其餘時間都留給隊員們自由調配,唯一的要求是每日rank量不能低於六把。

呂星壑當然遠遠超過了這個額度,有時打十把還不止。

可怕的是,到了第二周,訓練賽的場數直線上升,幾乎每晚都至少要安排兩局,打完之後當場就是複盤會,開得晚的時候,隊員們要到半夜十二點之後,才能回去繼續沒做完的自主訓練。

饒是如此,呂星壑卻依舊保持著這個訓練量,像不需要吃飯睡覺休息一樣。

PZE的眾人甚至產生了一種錯覺,每天無論什麼時間點,隻要走進訓練室,都能看到靠牆那個屏幕上掛著一局排位的畫麵,跟標配一樣。

其實失業的半年裏,呂星壑因為每天無事可做,已經把作息調回了早睡早起的健康模式,進PZE之後,早睡的好習慣很快就保持不下去了,但生物鍾改了一半,另一半卻頑強地留了下來,進化為晚睡早起。

大概是心中有根弦時時刻刻是繃緊的,現在他就算淩晨四五點睡,第二天早晨,也還是能八點就爬起來。

呂星壑一向也沒有其他打發時間的愛好,不需要社交、連手機都很少玩,起床之後搜羅點吃的填飽肚子,就準時準點打開電腦開始訓練。

有時看他這樣,聞橋會覺得難以理解。

從呂星壑身上,他很難感覺到職業選手應有的那種激情、那種極度渴望奪取勝利的執著,他對勝敗的態度,似乎也跟平日裏表現出來的性格一樣隨波逐流。

盡管人人都說,打比賽心態要平穩、要看淡輸贏,而事實也確實證明,激情帶來的衝動,時常容易壞事,但若是沒有這種執念,人是很難在這種高度重壓的競技環境裏堅持下去的,更不要說接受那一輪又一輪近乎精神折磨的自我懷疑。

這是聞橋最初不看好呂星壑的原因。

可事實上,呂星壑卻又比絕大多數的選手都要刻苦,甚至到了魔怔的程度,好像在他的生活裏,每分每秒都必須花在訓練上,才沒算是浪費一樣。

聞橋忍不住好奇,像這樣一種奇妙的執念,究竟會把人引向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