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蟬鳴(1 / 3)

瀾昌的六月,天熱得發了狂,地麵升騰著熱氣,悶得人發暈。幾輛掛著瀾A牌照的考斯特中巴車勻速行駛在高速公路上。

車載空調輸送著聊勝於無的冷氣,年輕人們領口和兩個袖口的扣子緊係著,表情莊重。瀾昌省紀委監委一室副主任、中央掃黑督導組副組長董耘勸他們說:“天兒挺熱的,外衣可以脫下,隨意些,涼快點。”

鍾新華坐在董耘旁邊閉目養神。在他麵前的小桌板上放著一摞舉報信件,有的拆閱了,有的還沒有,就這麼散放在鍾新華的手邊。這些信件匿名郵寄到最高檢、省紀委監委,舉報瀾昌省濱江市北新開發區窪山鎮北砂子村村委會主任楊海剛在北新開發區開發過程中交叉結夥,采取暴力、威脅、恐嚇、滋擾等手段欺行霸市,更直接指出瀾昌省、濱江市政法隊伍中存在黑惡勢力“保護傘”,有重大貪腐問題。

在瀾昌這個人口大省裏,濱江市並不起眼,人口隻能排在第八,但它的經濟總量卻穩居全省第一,這得益於濱江市有兩家世界級企業,以及一些港口。北新開發區,是瀾昌省扶持、濱江市未來四至五十年內大力發展的地區,如果這裏“發燒”,瀾昌省就要“病危”一陣子了。

中紀委、最高檢收到舉報信後,派調研組到瀾昌和省紀委監委的同誌們做專題研究,並就舉報信的內容,向省委、省政府的領導們做了簡短的彙報。省委書記黎得勝同誌高度重視,親自掛帥,並點了濱江省政法骨幹董耘的將。中央請出“致仕”的反貪陣線的老戰士、政法係統的老幹部、老同誌鍾新華出麵“協助”董耘到地方上做“調研”。

對於這個任命,鍾新華既感意外,又覺得在意料之中。近一段時間以來,他一直預感要出事——而且是要出大事。同車的濱江市副市長宋春歸坐在第二排的座位,汗珠子大顆大顆的冒出來,重重地砸在褲子上。

“檢舉人稱瀾昌省、濱江市政法隊伍中存在黑惡勢力“保護傘”,有重大貪腐問題。”省紀委監委同誌的話說的很清楚,也對他這個分管濱江市公安司法的副市長十分不利,尤其是鍾老乘坐的列車抵達濱江後,與他並沒有其他交談。這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宋春歸心中警鈴大作,覺得喉嚨越發幹,背和衣服黏的越發厲害。

作為“年輕幹部”,作為這次被“約談”的對象之一,他迫切地希望與鍾老“破冰”,期望鍾老能問他點什麼,或者敲打他兩下,但鍾老擺出閉目養神的姿態,這顯然是另一個危險的信號。宋春歸抹掉脖頸縫裏的汗,又解開襯衫上第一顆扣子。

董耘看見了,輕聲笑了笑:“春歸同誌是手握‘刀把子’的副市長,對濱江的生態熟悉,我們初來乍到,還要向你取經哩。”

宋春歸輕輕挪了挪身體,側著身子去看鍾新華的側臉,“如果組織有需要,我一定服從組織安排。”

鍾老不置可否,他的態度,在稍晚時候由宋春歸轉述給了其他市委市政府領導。

“老宋回來了?辛苦了。”濱江市長梁曉遲到了,他大步流星地走到沙發前坐下,然後才示意其他人都坐下,他壓著沙發扶手和宋春歸寒暄了幾句,然後擰開水杯的蓋子,邊吹著熱氣邊輕輕地問道:“鍾老身體健康嗎?他老人家有什麼指示?”

“健康,氣色很好。”宋春歸做出垂頭喪氣的姿態,“鍾老沒說什麼。”

“一點工作都沒交代?”梁曉再問。

“沒有。”宋春歸依舊搖頭。

梁曉鬆了一口氣。有些敏感時刻,沒有交代就是最好的交代。老同誌對他們不閑聊,不寒暄,公事公辦,他們也要在某些問題上公事公辦才成。搞清楚這位老同誌對整個這件事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鍾在老同誌中享有很高的聲望,在一些事情上的話語權很重,他的看法和態度是一個很重要的“風向標”,摸清楚鍾的態度,才好製定下一步要走的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