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篇雜記,不知從何說起。自身從小便想要寫出些文字來,但苦於沒有恒心,也沒有發出自己聲音的膽量。素日裏敏感膽小的我,害怕別人的言語,無論是讚揚,還是批評。
但近來又迫於壓力,常常輾轉反側,難以入睡,既然是清醒著的,不如趁自己還有些興趣,寫些無營養的東西來,供自己和大家取樂。
而桌頭的燈,也因為長夜而不熄,給不眠的人尋找前路的光亮。
無題
高中的日子實在沒啥好景色,尤其是進入了冬天,幾乎都是陰蒙蒙的,陽光變成了稀缺品。
近日以來,年級組推行課堂改革,把課堂還給學生,要說比起滿堂灌,確實好上不少,但感覺未免晚了些。又要統一課程,整日裏學的雲裏霧裏的。
校長又打算高三強製寄宿,作為一個跑了兩回,每回沒住滿一個月的人來說,真心不適合我。就算真像校長說的,給食堂請酒店大廚,也撫慰不了我破碎的心。
作為一個不愛折騰的人,現在對未來持有悲觀的態度。
職業
近日來,我們學校要求我們填寫自己的高考目標,其中包括了我們的職業規劃。老師舉了律師、老師、公務員,反正都是社會的精英,而我的想要做的事卻和這些精英毫不相幹。
我出生於一個農民工家庭,和其他同齡孩子一樣,但我既不屬於農村,也不屬於城市。
我成長於城市,所以並不與家鄉的人熟絡,同鄉也大多和我不熟,要不是父母花光了一輩子積蓄在老家修了棟房子,我根本沒有回老家的理由。
但我也不屬於城市,我的父母並沒有好運到可以在鄉下和城裏同時擁有房子,也沒有車子,所以在城市沒有穩定的根基。我的父母老了注定要回老家去,而我也會在那之後,在這個城市沒了跟腳。
而這樣的出身給我帶了的是對故鄉沒有依戀感,老話說:母弱出商賈,父強做侍郎,門望留祖地,家貧走他鄉。我深知自己於自己的家鄉會難以生存,所以一直對遠方抱有希冀。
好在我對職業並不挑剔,因為我是工人的兒子,是農民的孫子,勤勞堅韌是流淌在我的血液裏的。我幾乎什麼都願意做,而且想要去嚐試一番,工廠工人、建築工人、礦工、船員、農民,我想在我精力最為充沛的年紀,廣泛而又深刻的投入到底層勞動去。
我是工人的兒子,但我並不想要擺脫我的身份,在我看來工人的兒子繼續當工人,沒有什麼不好的。一切通過自己的勞動所獲得的合理的報酬的工作,在我看來都是偉大的、有意義的,因此,我我對於自己未來的職業規劃是普通勞動者,因為單純一個職業名稱無法概括我的願望。
最終我的目的用文字將自己的所想所感和觀察到的社會現實,通過文學加工的方式,表達出來,也就是我會在最後成為一位文學創作者,這是我的終極目標,也是我打算大學學漢語言的原因。
但無論如何,我先得是一名基層勞動者,才會是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