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忍辱求和(下)(1 / 2)

這分明是一項不合理的條約,是藐視和欺辱夏後氏子孫。然而,姒仲康為了能早日送走眼前的瘟神,也不管什麼王族自尊了,更不在乎是不是喪權辱國,竟毫不猶豫地就答應了。其實他此刻也隻能這樣做,一個失去主權的國家哪裏還有自尊?還有什麼資格談喪權辱國呢?

有窮國君妘羿一臉的傲氣,對待姒仲康的態度猶如對待一個仆人,根本就沒把他當君王看待。他此番雖然沒有坐上王位,但卻完全征服了夏後氏一族,充分體驗了一回稱霸的快感,因此也更加堅定了他奪取王位的雄心。他率領著本國的軍隊攜帶著在夏都搜刮的大量財物,離開夏都斟尋,浩浩蕩蕩耀武揚威地返回有窮國去了。

姒仲康正式即位稱王,號仲康,改甲寅年(前2047)為仲康元年。

看著眼前被洗劫一空的宮室,姒仲康感慨萬千。他此刻才認識到,一個國家要想立於不敗之地,首先應該自己強大起來,否則隻能挨欺負受辱。咳,都隻怪兄長姒太康,即位後一味地追求享樂,弄得朝政混亂,國事衰弱,才使有窮國賊寇有了可乘之機。如今自己稱王,掌管夏王朝的天下,一定要設法改變這種狀況。

不,此事還不妥。雖然自己暫時坐上了王位,可長兄姒太康還活著,應該盡快和他取得聯係。征求一下他的意見。

姒仲康故作高姿態,說是要把費盡心機好不容易弄到手的王位還給兄長。他派一名心腹大臣帶著兩名隨從專程前往陽夏(今河南周口地區太康縣),迎請他的大哥姒太康回國。

這位大臣幾經周折終於找到了姒太康。

正在洛水南岸打獵的姒太康獲悉國都失落,著實大吃一驚,十分擔心家人的安危。後來聽說他的家人和宗族大臣們都平安無事,便也就不以為然了。跟他隨行的大臣們都勸他聯絡各地諸侯起兵奪回國都,他卻堅決不肯。他說:“想要奪回國都就得發動戰爭,而戰爭打起來就會死許多人,我寧願自己不當天子,也不要讓那些無辜的人去死。”於是,他便在陽夏定居下來。

後來他聽說妘羿在各地諸侯反抗的強大壓力下,被迫將王位讓給了他的弟弟姒仲康,他心裏很不是滋味。他聽說弟弟為了坐上王位,竟然答應每年不但要免除有窮國的賦稅,而且還要向有窮國提供雙倍的賦稅。他搖頭歎氣,覺得姒仲康太沒有骨氣了,實在是有辱先王的聖明。

這日忽聞姒仲康派大臣來見他,便在自己的住處接待了來人。

大臣說明來意,並聲稱大王願意將王位還給太康。

姒太康頓時變了臉色,怒道:“仲康欺吾太甚,此意分明是在羞辱我!你回去告訴他,我姒太康有本事就活著,沒本事就死,絕不乞求他的憐憫。如果他還有兄弟情分,就把我的家人送過來,我這輩子是絕對不會再回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