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進進宮後跟何太後商議後,決定由何太後出麵宴請董太後。酒宴吃到一半,何太後起身跪拜董太後說:“母後,我等都是女人,參與朝政恐怕不合時宜。當年呂後手握重權,家族幾千人被殺。現在我們應該在宮內頤養天年,朝政讓他們大臣們去商議就可以了,這才是國家之幸。請母後三思啊。”
“大膽,你毒死了王美人,當我不知道嗎?現在你的兒子做了皇帝,你和你的哥哥就能胡作非為了嗎?再敢胡言亂語,我馬上讓驃騎將軍斬了你倆。”董太後道。
這樣兩宮太後不歡而散,正是這次董太後對老何家的不屑態度為以後自己被毒殺埋下了伏筆。
這何太後把跟董太後見麵的事情跟何進一說,這何進立刻被氣的臉紅脖子粗:“這個老不死的東西,看我怎麼要她的命。”何進惡狠狠的說道。
第二天,這董太後正在宮裏貓逗狗,忽然何進派來的使者道了傳達皇帝的旨意:董太後原來是藩妃,不能一直在宮裏,所以立刻遣送回河間。
這董太後一聽,驚的半天不說話。沒辦法誰讓現在的皇帝是何太後的兒子呢,無奈,董太後隻得返回了河間。
可是剛到這河間,還沒有收拾呢。使者又到了,高聲喧讀著皇帝的聖旨:賜禦酒一杯。到了這,董太後明白了,自己的大限到了。
這何進毒死了董太後後,緊接著帶兵去了董重的府裏,逼著董重自殺。自此,董氏退出了曆史舞台。
袁紹拜見何進說:“現在張讓這卸任在外麵散布流言,說大將軍鴆殺了董太後。我看咱們不如趁此機會把這些宦官全部宰了吧。”不知道這袁紹到底出於什麼目的,非要把宦官全部殺了才肯罷休。
何進聽了後,也是猶豫不決,隻是說了句:“我再考慮下吧。”
這邊張讓等人知道了袁紹勸何進誅殺他們,無不驚恐萬分。這不這幾個人趕緊召開緊急會議。最後大家得出一致結論:另投新主。
於是,這十常侍隻能找到何進的弟弟何苗,用重金賄賂何苗,讓他幫忙在何進麵前美言幾句。
“沒問題,這事包在我身上了。”何進拍著胸脯說道。
“大將軍現在是剛剛輔佐新皇帝,不施行仁政,卻要大開殺戒。現在又無端要殺十常侍,恐怕這要引起朝政混亂啊。大將軍這樣是不是要專權啊。”何苗見了何太後說道。
何太後聽了也有這樣的疑慮,不住的點頭同意。
緊接著何太後命人把何進找來。“宦官統領內朝,這是大漢的傳統。先帝剛剛去世,兄長就要誅殺宦官,這不是取禍之道嗎”何太後嚴肅的說著。
這何進本來就是沒有決斷的人,聽了何太後的話後,隻得唯唯諾諾答應退出。
此時的袁紹早就在宮門外等候多時了,見何進出來急忙上前道:“大將軍,怎麼樣?太後同意誅殺宦官了嗎?”
“唉,太後不允許,我能怎麼辦啊?”何進一副苦瓜臉的說道。
“我倒是有個主意。”袁紹一臉高深莫測的樣子。“我覺得我們可以召集四方英雄進京誅殺宦官。這樣太後不聽也的聽了。”
“妙啊,妙啊。本處此計確實高啊。”何進拍著手大笑道。
“大將軍,俗話說:‘蒙著眼睛捕雀。’微小的東西,尚且不能用得誌來欺騙它,何況國家大事,豈可用詐來取得呢。現在將軍總皇威,掌握兵權,龍驤虎步,或高或下,全在您的心中。這好比燒著火爐子燎毛發,有什麼為難?合於道,違於經,為天人所順。反拋棄利器,尋找外援。大兵集合起來,強的為雄,這是所說的幹戈倒拿,把柄給別人,功決不成,徒徒地成為亂惡的台階。望大將軍三思啊。”主簿陳琳急忙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