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曰重陽。
九月九日重陽節這一天是“升天成仙”的最好時間,這一天,清氣上揚,濁氣下沉,清氣聚集越多,人就可以乘清氣而升天,
也是先輩祖師成仙之日,九月初九軒轅黃帝乘龍升天,九月初九道祖誕辰,九月初九天師得道升仙,也是拜師的吉日。
拜師,就是拜師父,這是道教上千年的傳統。道教向來注重自我,口口相傳。拜先生學道,既需時日,更重道緣。
一個學道的人,剛進道門拜的師父就是度師。如果再需向別人學道,還可拜師,稱為拜先生(又稱“學師”);度師隻能有一個,先生可以多個。度師,當稱為“師父“,先生,要稱呼”師傅“。
因此,一個道徒,可能有好幾個師父(傅)。相傳黃帝就拜了七十二位先生:有九天玄女、西王母、廣成子、赤鬆子、天真皇人、中黃子、岐伯等,道教的度師如同生我之父,而先生則是為學的老師。過去道教叢林“官學”,也是集體在學堂內一起拜先生的。
李二麻子家的道堂,正中間掛太上神像,立祖師牌位,牌位前置香案。
李純和陳太清爺孫兩,很早就來到李二麻子家,在李二麻子的道堂中,設壇,布置拜師的場地,等待吉時的到來,進行拜師禮儀。
禮儀,就是禮節和儀式,是一種在長期的曆史發展過程中約定俗成的行為規範。拜師禮儀,是道教信徒正式成為道教徒的禮儀。俗話說:“師父引進門,修行靠個人。”
李純開壇請陳氏祖上,獻上表文,表文上書:
“有陳氏家族子孫陳陽,現為先人陳平奉上金條萬兩、金元寶十萬金、往生幣百萬,除贈外鬼貳佰金元寶,其餘外鬼不得搶奪、滋擾...。 今叩拜幽冥界教主地藏王菩薩、地府真君、五殿閻君、十殿閻君,大開聖門”
待陳陽叩拜完先祖,李純請祖師降臨,獻上陳陽拜師的表文,李二麻子進行祝願禮。
李二麻子行完祝願禮,接著李純上香,向祖師行三禮九叩大禮,然後端坐於壇場一側事先設好的座位上。
接著陳陽拜師上香,向祖師行三禮九叩大禮,然後轉身麵對李純,向李純行三拜禮,遞上拜師帖,給李純敬茶。
陳陽敬上第一杯思茶,李純沒喝,放在桌上。
陳陽敬上第二杯過茶,李純接過品一口,點頭表示同意收陳陽為徒徒。
陳陽敬上第三杯信茶,李純接過後用中指和大拇指沾茶水撒在陳陽身上。
然後陳陽跪獻紅包給李純和李二麻子。
“根據本派的字輩尋,你本名陽,又是純陰之體,為師賜你道名尋陽”
李純賜陳陽道名, 然後,在李二麻子的祝願禮儀中,李純帶著陳陽向神位行三禮九叩。
接著李純對陳陽作訓誡道
“道不輕傳,你我雖已是師徒,也得謹記為師說的不傳法的規矩”
陳陽懵懂的點頭答應。
“一、不忠不孝之人、不仁不義者不傳。
二、執迷不悟、言語輕狂、自以為是者不傳。
三、不尊師重道,誹謗道者不傳。
四、不敬師,不遵規守法者不傳。
五、心存邪念、貪財輕命、圖謀不軌之人不傳。
六、見色心動、好淫樂娼者不傳。
七、無誠心誠信,與道無緣之人不傳。
八、不守秘密揭人隱私、泄露天機及道法者不傳。
九、心懷私念,不懂舍得之道,想不勞而獲之人不傳。
十、仇恨心重、怒火攻心、脾氣反常者不傳。”
李純說完規矩又接著說道
“以後我會考教你的功課和德行,你需努力修行”
“弟子明白”
陳陽笨拙的作禮回應道。
自此,拜師儀式正式完成,李純請李二麻子對陳陽一些識字和禮儀的教學,然後就回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