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勸高祖說:“突厥之所以屢次侵犯關中地區,是由於我們的人口與財富都集中在長安的緣故。如果燒毀長安,不在這裏定都,那麼胡人的侵犯便會自然平息下來了。”高祖認為有道理,便派遣中書侍郎宇文士及越過終南山,來到樊州、鄧州一帶,巡視可以居留的地方,準備遷都到那裏去。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和裴寂都讚成這一策略,蕭瑀等人雖然知道不應當如此,卻不敢諫阻。秦王世民挺身而出,勸諫道:“北方少數民族為禍中原的情況自古就有。陛下憑著聖明英武,創建新王朝,安定中夏,擁有百萬精兵,所向無敵,怎麼能因有胡人攪擾邊境,便連忙遷都來躲避他們,使舉國臣民感到羞辱,讓後世來譏笑呢?那霍去病不過是漢朝的一員將領,尚且決心消滅匈奴,何況兒臣還愧居藩王之位呢!希望陛下給我幾年時間,請讓我把繩索套在頡利的脖子上,將他逮到宮闕之下。如果到時候不成功,再遷都也為時不晚。”高祖說:“說得好。”李建成卻說:“當年樊噲打算率領十萬兵馬在匈奴人中間縱橫馳騁結果失敗了,秦王的話該不會是和樊噲的相似吧!”李世民說:“麵對的情況各有區別,用兵的方法也不相同。樊噲那小子有什麼值得稱道的呢!不超過十年,我肯定能夠將漠北地區平定下來,並不是憑空妄言啊!”於是,高祖不再遷都。李建成與嬪妃因而共同誣陷李世民說:“雖然突厥屢次在邊疆上為禍,但隻要他們得到財物就會撤退。秦王假托抵禦突厥的名義,實際上是打算總攬兵權,成就他篡奪帝位的陰謀罷了!”
高祖在京城南麵設場圍獵,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和齊王李元吉都隨同前往,高祖命令三個兒子騎馬射獵,角逐勝負。李建成有一匹胡馬,膘肥體壯,但是喜歡尥蹶子,李建成將這匹胡馬交給李世民說:“這匹馬跑得很快,能夠越過幾丈寬的澗水。二弟善於騎馬,騎上它試一試吧。”李世民騎著這匹胡馬追逐野鹿,胡馬忽然尥起後蹶,李世民躍身而起,跳到數步以外站穩,胡馬站起來以後,李世民再次騎到馬身上,這樣的情況連續發生了三次。李世民回過頭來對宇文士及說:“他打算借助這匹胡馬害我,但人的生死自有命運決定,就憑他們能夠傷害到我嗎?”建成聽到此言,乘機教唆與他偷情的嬪妃在高祖耳邊誣陷李世民:“秦王自稱:上天授命於我,正要讓我去做天下的主宰,怎麼會白白死去呢!”高祖大怒,先將李建成、李元吉二人召來,然後又把李世民召來,責備他道:“誰是天子,上天自然會授命於他,不是人的智力所能夠謀求的。你謀求帝位之心怎麼這般急切呢!”李世民摘去王冠,伏地叩頭,請求將自己交付執法部門查訊證實自己沒有說過這種悖逆之話,高祖仍然怒氣不息。適逢有人奏稱突厥前來侵擾,高祖這才改變了生氣的麵容,轉而勸勉李世民,讓他戴上王冠,係好腰帶,與他商議對付突厥的辦法。
武德七年閏七月廿一己未日(624年9月9日),高祖頒布詔書命令李世民與李元吉率領兵馬由豳州出發抵禦突厥,在蘭池為他們餞行。每當發生敵情,高祖總是命令李世民前去討伐敵人,但在戰事平息以後,高祖對世民的猜疑卻越發加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