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車隊有牛車十輛,每日穿梭於各個鄉裏,幫商販們運輸貨物,順帶著還搭載行人.另外石家還有馬車三輛,負責主家出門和迎往貴客.
管理車隊是個大大的美差,既能繼續伺候主家,從富裕的商販和有求的路人那得些好處,還意味著在石家的地位的提高,與莫鐵匠他們一樣成了獨掌一麵的小管事.
韓老四展顏而笑,轉身趕著馬車往石院的馬車棚裏走,石挺追著他的後背叮囑:“記得先到老夫人跟前認錯。”
自己還是心軟,石挺自嘲地搖搖頭,踏上台階往家裏走去,雲老掌櫃和二楞子還等著跟自己辭行呢。
雲老掌櫃獲準回京城雲家述職,與雲家的信使二楞子一同回京,他倆可沒有讓石挺送到三裏亭的資格,早上石家剛打開大門就過來候著,等著石挺的接見。
人逢喜事精神爽,雲老掌櫃神高氣爽,笑眯眯的一臉喜氣,反觀從大城市裏來的二楞子,胡子拉茬,緊鎖的眉毛盡顯疲憊。
見石挺進屋,兩人跑過來見禮,石挺擺擺手問道:“大楞,種棉花的技巧你可學會了?”
二楞子此次來石家集除了送信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使命:到石家拜師學會種棉花,帶回棉花種子,明年雲家主人一人一套棉衣同,房裏至少要有一床棉被。
為了完成雲倩交待的艱巨任務,二楞子把一車銅錢和同伴丟在驛站,風塵仆仆地
趕到石家集,跟石挺言明來意,石挺二話不說把他丟到買買提那裏。
石挺交待的事,買買提自然不敢怠慢,拋開懷有身孕的妻子帶著二楞子下到田間地頭,挖地,做壟,打眼,播種,施肥一一演示了個遍,二楞子這兩天吃住都在田間,硬生生地磨成了一個飽經風霜的老農。
石挺問種棉花的技巧學會沒有,二楞子哪有信心承諾,張著嘴巴不知道說什麼好,弄得石挺反過來寬慰他道:“種棉花沒什麼為難的,你隻要記得棗芽發,種棉花這話話,到了棗樹發芽的時候,把棉花種子種下去,不出意外收成七七八八總有的。”
二楞子忙不迭地想要記下來,可二楞子不識字,不會用筆寫,隻能夠在嘴裏反反複複地念叨“棗芽發種棉花”。
二楞子眯著眼睛搖頭晃腦,念念叨叨像個念經文的和尚,石挺忍住笑意道:“好了,好了,記不住就讓老掌櫃幫忙寫下來好了,我讓伊管家馬上開飯,我去把東西拿給你們,你們吃過早飯就啟程。”
給雲峰寫的回信,給太子殿下新納側妃的寶石賀禮,鳳娘給石奮捎去的一百兩銀子昨天就已經交給雲老掌櫃了,石挺要去拿的是連夜趕製出來三點式內衣和寫給雲倩的一撂厚厚的信。
東西用布袋裝著藏在書房的暗格裏麵,石挺推開書櫃取出來提在手裏,拉開門,抬腿正要邁出書房,石挺猛的又想起崔護臨走前說防備雲家的話。
重新走到書桌前麵,攤開紙寫道:“雲將軍,小弟想謀黔州團練副使一職可否?”
雲家是皇帝的眼線,石挺就想借雲峰之口試探一下朝廷對自已的態度,如果朝中那些大佬們已經有所防備,絕不會再給自己黔州團練副使的職位,因為有了團練副使的身份就可以明正言順的招募兵馬。
假若朝廷沒有防備自己,真給了一個團練副使的職位,以後麵對趙國珍和趙家也有了分庭抗禮的資本,各拉一隊人馬,誰統管誰就看誰的實力更強了。
石挺拿起信紙放到嘴邊輕輕吹幹紙上的墨跡,心裏不免為自己這個一石二鳥的法子暗暗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