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光中道長的咒(1 / 2)

半月過後,張雲書痊愈了。

王良鳴、陸向河便跟張雲書說明道教的規矩,並重點強調入了清風道觀就等於出家,不能成親等道觀清規。

“怎麼道教也規定道士不能成親?”張雲書很是困惑,畢竟據他了解,道士是可以成親的。

王良鳴解釋道:“沒錯,‘不能成親’不是天下道教的規定,而是清風道觀的特殊規定。而且聽說這規定是光中道長親自定下的。”

“反正對我來說,成不成親都無所謂了,我隻想修道。”陸向河也表示對此清規不介懷。

“修道都是為了幫助別人,如果沒有與人感同身受的心,就無法真正幫助別人。如果有感同身受的心,就有可能產生感情。遲早需要幫助女人吧。。”張雲書嘀咕道。

日子一天天過去,他們仨人也逐漸融入了清風道觀。

不久,道觀舉辦了授牌儀式,並將他們仨人的牌子放在了平安櫃的第五階。

光原道士諄諄教誨:“你們仨師兄弟切記,平安櫃第五階的道士還沒有道號。你們需要建功才能有道號。”

“建功且不提,為道者,當為天下大道。你們可要記住這句話。”光中道長也拍著三人的腦袋提醒道:“可別頂著道帽,幹著不道之事。”

話音剛落,光胤道士右邊眉角不自覺跳動了一下。

自此,外麵有人傳言,清風道觀的光中道長收下了三個天資聰慧的弟子,他的道觀便越辦越好。

特別是那張姓大弟子,相貌堂堂,待人接物老成持重卻不失瀟灑不羈,勤奮好學而有分寸。。。

仨人入教時間雖僅半年之久,但對道教、清風道觀各方麵都有很深的造詣,靈力增長也是快於常人。

張雲書每日喜好鑽研非道術類書籍,對創教因由、發展曆程、功績等道教曆史更是爛熟於心。

但有些記載較為含糊,隻能管中窺豹。

比如近幾日他了解到的興觀轉折點——“驅趕惡靈村”事件。

書籍中記載,此事發生於兩百多年前,標誌著清風道觀真正意義上從不入流道觀走上名門正觀的舞台。

於是他就此事件向同門請教卻無果,甚至向中道長請教都一知半解,解釋起來吱吱嗚嗚。

仿佛另有隱情。

王良鳴則沉迷於研究道術,時常遊走於南藏術堂和西藏術堂。

雖然南藏術堂掌堂光胤道士與西藏術堂掌堂光原道士不對付,但王良鳴有法子與他們倆都關係融洽。

而陸向河最愛陪在光中道長身邊,鞍前馬後,盡職盡責。

當然,師兄弟仨人也時常以學識修養為附近百姓排憂解難。

這一天,仨人又是為附近百姓祈福許願,祈福許願是駕輕就熟。

祈福儀式完成後,王良鳴把近些日子學到的術、陣法拿來炫耀道:“我最近又學了個陣法,名叫‘鬥轉星移陣’。”

“哦,是那個可以將靈力轉移到其他人身上以起到提高其他人靈力的陣法吧?”張雲書一聽,便知道那個陣法的功用。

而陸向河一概不知。

“你怎麼知道?這個術可是我在南藏術堂翻箱倒櫃才找到的。”王良鳴感到詫異。

“這是我在清風道觀發展曆程裏看到的介紹。”張雲書回應道。

“嘿嘿,那個介紹沒有教怎麼施展吧?”

“那倒沒有。”

“怎樣?雲書師兄你想學嗎?我教你啊。”

“我還是算了,師傅都沒教這個陣法。”